2004年,云南出口野生食用菌达7744吨,创汇8437万美元,这是从首届中国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学术研讨会传来的消息。而紧邻的贵州人看到这些数字再也坐不住了,日前,一份有关贵州食用菌的分析报告送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案头,并引起了重视。这份报告中称,我国目前食用菌产业、产值逐年上翻,贵州应紧抓机遇,争取在未来几年内,把贵州食用菌打造成为一个年产值上百亿元的“朝阳”产业。
贵州生产食用菌的历史较长,起步比云南等地还要早,发展却远远落后,现在与云南、福建、浙江等地的食用菌产业相比,至少落后3年~5年。至2004年底,贵州食用菌企业有185户,从业人员15万人左右,总产值约20亿元。 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的木耳、香菇都是用火车运往外地销售,在国内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随着外省的大力培植发展,现在贵州香菇、木耳不仅不再出口,贵州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的外地食用菌,贵州食用菌的市场价格正受到外省市场的强力冲击。
具有自然优势的贵州食用菌产业何以在市场竞争中且战且退?贵州省食用菌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首先是经营者品牌意识差,市场意识不足。贵州织金所产红托竹荪被世界保健专家誉为“山珍之王”,1991年,红托竹荪在国际市场上掀起抢购风,价格高达1500元/公斤。高昂的市场价格引来了不法商贩,他们在省内市场收购正宗红托竹荪后,用焦亚硫酸钠浸泡,增加重量,再销往东南亚、台湾等市场,获取非法暴利。此举导致红托竹荪在国际市场声誉全失,价格狂跌,至1995年卖价甚至只有200元/公斤,严重损害了贵州红托竹荪的品牌形象。“不注意树立品牌、保护品牌,其后果就是如此令人痛心。”
其次是行业支持力度不够。贵州食用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菇农各自为伍,加工水平低,产品质量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而且大多数从业人员从未参加过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菇农滥用添加剂、消毒剂等,导致1/4的食用菌产品不合格。
除了品牌意识和行业支持两点上的不足,在经营意识、销售方式、推广策略上,贵州都与外省有着很大的差距。“每年都有一大批农民投入到食用菌行业中,但这些缺陷导致行业发展缓慢,每年同样有一大批菇农‘消失’,只有不足5%的菇农能够坚持从业5年以上。”
近两年来,贵州省食用菌协会四处奔走,欲重振贵州食用菌的繁荣。虽然现实有诸多限制,但贵州食用菌应该拥有与其自然优势相匹配的市场份额。
根据前述报告分析,发展贵州食用菌一是要科技兴菌,由食用菌协会和相关部门组织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食用菌行业进行科技发展规划、项目论证、技术创新、成果 评审、标准制定、质量鉴定等。二是推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对一批基础较好、有相当规模的种植地区和企业进行达标认证,树立示范企业等方式,因地制宜地推行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这是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根本途径,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