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能效标准”推广以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牵头制定的《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也将于近期完成审定稿。据了解,标准内容核心是通过平板电视平均亮度与运行功耗的比值,最终换算成能效指数来衡量能效等级。通常理解为电视屏幕亮度越高、耗电量越小,反映出来的能效就越高,也就更节能。能效等级的划分也基本借鉴了空调、冰箱的划分原则。
但是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仅需凭借能耗及制冷效果便可衡量节能情况不同,平板电视产品作为家庭娱乐核心,在考虑能耗问题的同时,还需兼顾产品观看特性。过分追求高能效指数势必误导部分彩电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一味追求平均亮度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能效指数,但却牺牲了电视最本质的色彩和音效功能。
熟悉彩电行业的人都知道,考虑到人们的观看感受,在平板电视的各项技术指标中,对人眼感受产生影响的主要包括图像清晰度、有用平均亮度、对比度、色域覆盖范围和运动图像拖尾时间。若彩电企业过分追求画面平均亮度的提升,既有悖于平板电视产品特性需求,也不利于人们眼睛的保护。综合考虑视觉感观与能耗,会更加合理。“节能诚可贵、画质价更高”,节能与画质不应该对立,而应该是在真正的技术进步下所带来的和谐统一。
目前我国有关平板电视的能耗标准只有2006年实施的《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主要针对传统的CRT彩电。平板电视在其中也只是涉及待机功耗一项。平板电视产品的耗电量一般达到传统CRT电视的2~3倍,对于更大尺寸的平板电视,耗电量更是惊人。现阶段中国就平板电视需求一年达到1800万台,已具备较大规模,所以尽快出台平板电视能耗标准规范至关重要。
有业内专家指出,平板电视新能效标准的出台是消费需求升级的一种必然,而其评判准则需更多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技术标准,达到合理性及科学性,如果最终迫使彩电企业通过一些非合理性方法达到表面的规范,这样可能会对中国平板电视产业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制定《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同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也正在开展《音频视频和有关设备的消耗功率的测量方法》标准制定工作。《音频视频和有关设备的消耗功率的测量方法》将研究平板电视产品平均功率的测量方法,通过该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平板电视的实际消耗功率,可以直观看出平板电视的功率消耗水平。希望相关指标能早日出台,找出规律,尽早明晰我国平板电视消耗功率的测量方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