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胡立彪:电视购物信任危机的根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于日前公布了其在今年3月至5月开展的电视购物体验调查活动的结果,调查报告显示,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在完成从观看广告、订购货物、验收货物到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全程体验后,无一例外地表示,现阶段通过电视购物进行消费不安全。报告称,违规销售商品,虚构功效、夸大宣传以误导消费,虚构企业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拒绝或逃避质量担保责任,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是目前我国电视购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100%的体验人员对当前电视购物消费的安全性给予否定,这一结果令人吃惊。的确,电视购物这种在西方已经十分成熟的零售业态,不知为什么自打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天起,似乎就一直处于病态。在经历了早期短暂的速生发育之后,整个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很快便进入到混乱、缓慢和畸形的发展阶段,各地电视购物投诉和负面媒体曝光事件不断增多,一些地方的消协组织甚至纷纷发布“电视购物不可轻信”的消费警示。一时间,电视购物仿佛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消费者对电视购物的不满呼声,其实早就引起了有关部门和行业自身的重视。2006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发出《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通知》,对电视购物节目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治理;2007年9月,广电总局下令禁播八类涉性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及有关医疗资讯、电视购物节目;2009年2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对电视购物再施猛药。而在2008年11月,40多家电视购物企业签署了《中国媒体购物行业诚信公约——北京宣言》,可以看作是该行业的一次自我规范。

  然而,不管是市场监管部门还是行业自身,所有已行治理之举,均作用甚微,难收药到病除之效。虽然每一次出台的治理措施给人的感觉都很严厉,有时甚至带有“休克疗法”的意味,但每次都只是暂时管用,过不了多久又会旧病复发。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感叹:电视购物监管很难,按下葫芦浮起瓢,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电视购物真就这么难管吗?不见得。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没能管到地方,或者说没能对症下药。那么,电视购物行业混乱的根源在哪里呢?答案其实就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句话中。既然“抓”就“死”,说明只要肯抓、真抓就一定有效果,但抓得太狠也不好,这会影响行业发展;而“放”就“乱”呢,说明每次抓完都有些后悔,就会放一放,结果又乱了。问题就出在在抓和放之间缺少一个可以准确把握的度,而这个“度”,即是对电视购物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由于现有涉及电视购物的法律条文都分散在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各部门管理条例等之中,这使得监管部门在现实执行中往往陷入宽严失度的困境中。比如,如果严格按照广告法有关条文执行,那么现在几乎所有的电视购物节目都将无法播出。

  与法律法规缺失相伴,另一个“度”也有问题,即行业管理体系不够科学。目前对电视购物的管理职能被分割到广电、工商、食品药监等多个监管部门,这种多头监管、职责不清的格局,势必造成“你抓我放”的监管冲突及“谁都不抓”的管理真空,这也是一种失度的表现。与此同时,行业协会的服务与引导职能太弱,未能发挥引导业内企业自律的现实作用,这也是电视购物行业危机的一个病因。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面对电视购物之乱,转变政府监管部门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执法力度到位,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企业自律,为消费者增权,以此合力,或许才能从根本上挽救中国电视购物市场于乱局之中。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