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此次标准的内容大致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三个技术阶段的产品进行了细化和首次开出了新能源汽车产品3大准入条件。
准入规则公布以前,就有一大批汽车企业加盟新能源开发。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30家客车企业已涉足新能源车研发,六大汽车集团以及奇瑞、吉利、比亚迪都争相研发新能源车,有汽车集团甚至投入巨资在这块“试验田”上。国内的主流零部件企业也陆续投入相应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中。
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业界人士不免存在担忧。“未来新能源是重要趋势,但即使到了10年后,真正的新能源车占汽车总量也不会超过10%。”有专家同时也指出,预计20年后,新能源车的比例才能够超过半数。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虽然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但无论从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掌握程度上,还是在配套设施的配备情况方面,中国目前并不具备引领这一趋势的能力。”
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有业内人士认为,关键零部件体系方面的薄弱让人忧虑。
在传统汽车行业,与整车品牌一样,许多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制造商也大都为人所知,但是在新能源整车的热潮中,关键零部件企业却寥寥无几,国内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业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全国各地建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动作已经全面展开。主要形成北京、天津、重庆、武汉等区域基地:
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工程基地以福田汽车为依托成立,占地1000亩,总投资50亿元,具有年产各类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车5000辆、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能力;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3月13日正式成立,它整合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通过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研发、设计、制造、零部件供应和终端用户等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的有效衔接,以达到切实降低新能源的研发成本的目的;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在4月正式落户天津西青区。根据发展规划,该集团将在天津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部基地——投资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动力电机、汽车动力总成制造企业及研究设计院、培训中心。该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
由长安汽车领衔的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该联盟成立后,将集中力量研发几乎全系列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包括油电、气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CNG燃气汽车等多种新能源汽车,最终形成多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此外,新基地实行整车与发动机一体规划,形成工艺最齐全完整的良好集成花先进汽车及发动机基地。
与此同时,上海、吉林、济南等地也都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计划。各地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立,在于解决整车和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地域间的紧密合作关系。这一方面节约整合了由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的前期研发引发的大量资金和人才投入,使企业尽可能免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一方面能够避免企业规模分散、重复研发,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合力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