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08年度汽车召回管理工作会议举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3月27日,2008年度汽车召回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在召回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会议组织者还特别将全国近百家轿车和汽车生产企业代表分成3组,与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质检总局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中心的各部门负责人展开分组讨论。记者发现,各组代表讨论的问题都很具体很集中,召回中心的回答也非常实际,从中也可以看出大家求真务实的态度。

  以下是记者搜集整理的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车企代表的问题及解答。

  问题一:车主信息

  广州本田:我们曾经遇到通知车主之后,车主却表示不愿意来,嫌麻烦的情况。针对这样的车主,召回中心能否提供帮助,督促他尽快来4S店完成召回。

  昌河铃木:我们曾经对同样一款车进行过两次召回,第一次完成率达到了93%,第二次已经进行了4个多月,但是完成率只有70%。差距的原因就是在车主信息的有效性上,车销售时间越长,车主信息有效性就越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日产汽车:我们现在正在对一批5~6年前上市销售的面包车进行召回,感觉难度太大了。是否能够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由他们来负责给我们提供车主信息?

  奇瑞汽车:奇瑞这几年共召回过两次,有的车主总是说没时间,甚至提出要误工费、报销往返路费。有时候就在厂家和车主交涉的过程中,车子发生问题了,这样厂家就非常被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回答:召回是企业的义务,但是如果因为车主不配合而造成的问题,那么责任肯定是双方面的。中心可以帮助企业对于那些不愿意来的车主进行再次通知。

  同时中心建议,企业在做召回公告时,要尽量将缺陷后果说清楚,引起消费者对安全隐患的重视。针对车主信息有效性的问题,我们正在和公安部、车管所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实现车主信息共享,但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车主信息有效性的高低与4S店是否重视有密切关系,建议企业在对4S店的考核体系中加入对“召回有效率”的考核,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不错。

  问题二:召回时限

  奔驰汽车:《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召回时限,这是否意味着,不管过了多久,对于召回的零部件,企业都必须给消费者免费维修更换?

  神龙汽车:神龙汽车召回过几次,但是召回率不高,企业能否延长召回日期?

  回答:之所以没有在管理办法中确定召回时限,是因为影响召回效果的因素很多,只能根据召回率来确定效果。召回所涉及的产品缺陷都是与安全相关的,因此,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企业对相关车辆的召回义务一直存在,直到汽车报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集中召回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召回率就可以达到70%~80%。

  问题三:零配件召回

  一汽海马:现在很多召回实际上是由于零配件的缺陷问题,建议以后能否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安全缺陷,由配件生产厂家直接召回?

  昌河铃木:在因为零部件缺陷召回的时候,我们和配件厂沟通起来很困难,甚至有些配件厂还以“不供货”来威胁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克莱斯勒:一般来说,一家配件厂会同时给很多家整车企业提供配件,建议某家企业因为配件缺陷召回之后,中心能够对同样使用该配件的其他企业进行提醒。

  回答:我们发现,由于包括轮胎在内的关键零部件安全缺陷造成的召回的确不少。但是,根据有关规定,现在只能是整车生产厂家进行召回。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努力,争取以轮胎企业为试点,进行零部件的召回,但是相比整车企业来说,零配件企业非常多,而且还存在假冒伪劣问题,因此召回起来困难很大。

  问题四:召回影响

  吉利汽车:虽然吉利没有实施过召回,但是这不等于我们的车主没有抱怨、更不等于我们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我们的顾虑主要在于,我们的车都在二、三级市场,如果召回,车主一定会认为产品发生了严重问题。这方面希望得到中心的指导。

  西安客车:客车实施召回的时间比较短,很多企业都没有经验可循。质检总局召回中心能不能制定一个类似作业指导书式的文件,介绍一些可行性的模式或者案例。

  回答:去年一家自主品牌实施召回,不仅没有影响他们的销量,而且还提高了产品的用户忠诚度。可以说,汽车召回实施4年多来,充分证明了召回不会影响销量,反而会提升企业形象。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有这样的认识,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会很好推进。一直以来,中心都在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召回指导,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

  问题五:标准体系

  广州本田:在未来的汽车风险评估、召回有效性、召回追溯等方面标准制定中,能否根据安全隐患的程度不同,将召回分成不同的等级?

  一汽大众:制定完善召回标准体系与企业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建议在相关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能够像这样多开几次通气会和讨论会。

  上海通用:由于国内汽车安全标准还不是很多,我们在召回的时候,只能用自己的标准向车主解释,很容易遭到车主的质疑。希望能够加快制定安全气囊等关键部件的国家标准。

  回答:去年底,我国产品缺陷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目前,该委员会正在制定汽车风险评估、产品召回有效性、产品召回追溯等方面的标准,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向企业征求意见。

作者:彭燮 王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3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