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如山:重拳砸向逃漏检
执法者的眼睛是雪亮的。2008年2月20日,某公司申报出口的5000多条“棉制旅行毯”(货值34500美元),经喀什检验检疫局现场查验发现,货物实为“晴纶毯”。这是法检商品以非法检名义报检逃避商品检验的典型案例!同一天,另一公司申报出口的9吨高活性干酵母又被查出货证不符。该局对上述两批货物做出不准出境处理,并根据《企业诚信管理办法》对相关公司及报检员进行了扣分处理。事情并没有就此终结。鉴于案例的典型性,该局组织业务会议研讨应对措施,明确受理报检时要求报检企业将货物品名具体化,避免模糊品名或类型,同时加强现场检验,加大打击力度。
2007年10月12日,该局工作人员在审核一批出口水果报检单证时,发现所附的水果塑料包装检验报告有异常,经核实确认为伪造,随即立案调查。情况核实后,造假企业被依法处以5万多元的罚款,代理报检单位也被罚款9000多元。喀什检验检疫局把上述行政处罚情况进行通报之后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严密监管:不让假劣进出境
在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口岸,边境贸易和旅游购物存在着数额小、批次多、品种杂的情况,质量参差不齐,虚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喀什检验检疫局所属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检验检疫部门加大货场巡查检验力度,确保出口商品质量。
2008年10月31日,检验检疫人员在货场巡查时发现,一辆吉尔吉斯斯坦籍货车装载600余箱未经检验检疫的玻璃杯、瓷餐具等货物;2005年2月,查获264台采用旧显像管翻新的拼装电视机;2004年8月,查获以周转箱包装的130台翻新劣质电视机……一桩桩、一件件不法行为注定难以躲过检验检疫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货场巡查制度的有力保障下,边境贸易中虚报、瞒报和逃检的各种不法行为已无所藏身。10年来,累计检出货证不符、质量低劣及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进出口货物988批次、1574万美元。
以质取胜:千方百计促出口
为进一步加强对出口禽蛋及其制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喀什检验检疫局对出口生产企业实行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对养殖场进行备案管理,指导企业完善管理制度。他们向企业讲解国家有关规定,分析当前出口形势,提高企业认识;他们深入企业调研,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他们抓源头,加强与畜牧兽医、药监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对市场销售的饲料、药物等情况摸底调查,风险评估,确定监管重点;他们加大生产过程监管力度,加强日常监管。通过检验检疫部门和养殖场、生产企业的不懈努力,喀什地区3家禽蛋企业于2008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考核,实现了喀什地区外向型农牧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对确保出口禽蛋及其制品安全卫生、扩大农牧产品出口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