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年多时间,陕西省榆林市质监系统先后荣获市政府中央、陕西省驻榆先进单位,高票通过市人大依法行政工作检查和评议,分别被省、市两级政府评为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进集体,有17人受到国家质检总局、榆林市政府等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奖励,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志武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个人。该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性进一步凸显,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奏出了质监工作者的新时代最强音。
在质监系统形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拓展的同时,榆林市质监局自身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系统固定资产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技术机构投入连续3年增速超过100%,这一速度是2005年的3倍还要多。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西北内陆地区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在基础条件较差的欠发达地级市,榆林市质监局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来到了榆林市质监局,探寻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秘诀。
领导班子 与时俱进谱华章
榆林——中国新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这里蕴含丰富的煤、气、油、盐资源,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榆林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业、电力生产供应业、炼焦业4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3.0%。连续6年榆林市地方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全省第一;2007年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榆林地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质监局自身建设,发挥质监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榆林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是质监系统上下乃至省质监局领导一直思考的一件大事。
2006年春,省质监局任命马志武为榆林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将重担交给了马志武和他带领的领导班子。面对新的挑战,局党组没有被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吓倒,也没有气馁。他们多次下基层,深入企业调研,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座谈,经过认真讨论,缜密思考,明确提出,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政府经济管理的综合部门,要紧紧围绕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全面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为榆林地方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尽职尽力。
他们根据陕西省质监局“1152”总体发展思路,围绕榆林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榆林市质监局的“12355”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安全,夯实三项基础,推进五个建设,实现五大目标。
具体说就是紧紧围绕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抓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进一步夯实质量、标准、计量三项基础工作,使法制建设和稽查工作、队伍建设和技术机构管理工作、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建设进一步推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增强、经费自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的五大奋斗目标。
行政执法 开拓进取赢掌声
2007年,榆林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榆林市质监局2005年以来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和评议结果显示,所投的30票中,满意高达24票,高票审议通过了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原榆林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现任陕西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周一波是这样评价榆林市质监局的执法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执法工作中成绩是突出的,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产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社会比较满意。”
短短两年多时间, 榆林市质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赢得了当地政府、群众的满意,他们靠的是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
2006年,新领导班子一上任,就出台了《机关作风整顿的安排意见》,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改变,依法行政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实施中,他们一是着力抓好4项建设,提高4种能力。强化法制建设,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业务工作能力。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廉洁自律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保障能力。
二是推进4个创新,实现4个突破。在依法行政工作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上创新;在依法行政工作的措施和方法上创新;在依法行政工作的协调和沟通机制上创新;在依法行政工作接受监督和指导上创新。在不断提高质监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信任度和影响力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三是强化培训,提高执法人员队伍素质。即:实行岗前法规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凡是没有通过岗前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未取得执法证件的一律不得上岗执法;定期组织案卷评比和交流活动;实行岗位交流制度,先后有18人在市县局执法岗位上进行挂职锻炼和异地交流。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执法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行为。成立独立的案审办公室,制定案审审理规则;统一印制执法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统一进行编号;市局与各县区局、市局相关科室签订执法打假责任书,明确了执法打假工作责任;制定了科室工作规则,建立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等14项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及时调整和充实案审委成员,制定了案件审理规则;对案卷整理和归档管理问题进行了规范,加强了执法文书的管理;严格执行了罚没收入收缴分离规定,加强了财务管理。加大了执法行为的督察力度,强化了执法监督。
五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增强依法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向社会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公开行政许可项目及依据,收费项目和标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五公开”制度。
六是强化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质量。2005年以来,县(区)局每月自查一次,市局每年定期督察两次;实行重案、要案、大案和涉及老百姓关心的案件的执法行为督察制度,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实行定期考核和督察。
七是加强作风建设,改善队伍和行业形象,在全系统开展集中作风整顿的同时,聘请25名政风行风监督员, 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活动,增强了执法人员的廉洁自律能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实行对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八是严格实施查审分离,制定《案审细则》,所有案件由案审办初审把关后,填写立案审批表、提交审理案件书、行政案件审理申报单,全部上案审会统一审理。榆林质监局建立的科学、规范、严谨的办案程序,不仅提高了办案、审案能力,同时有效杜绝了执法过程中漏洞的产生,形成了良好的依法行政氛围。
新班子上任两年多来,无一例诉讼败诉、复议被撤销案件。
节能减排 一丝不苟唱强音
“十五”期间,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迅速,一大批能源化工项目开工建设,给榆林这一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榆林市质监局结合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发挥计量、标准工作在节能减排中的基础保障作用,率先制定了《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服务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到2010年底,使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意识和计量意识显著增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能源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水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部分企业严重浪费能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能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行业领先水平。起草了“关于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
据此,榆林市政府将计量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促进全市实现节能减排成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开展节能减排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榆林市质监局发挥计量管理的职能,创新工作思路,提出节能降耗工作要从工程立项开始。2006年与市发改委联合制定《榆林市全面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办法》,从2007年开始,又对年综合能耗在3000吨标准煤或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立项审批前的节能评估和审核。 保证了新建项目在开工建设前达到国家节能标准要求。
对已开工项目,榆林市质监局出台了详细的服务措施,实际工作中努力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成立节能降耗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了7项主要责任,建立6图1例1表,为有效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具体的管理模式和组织保障。 二是帮助企业摸清能耗情况,找准节能降耗的切入点。三是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试点工作。四是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监督与服务。 五是引导企业按照ISO10012国际标准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坚持“三个转化”的原则。指导企业采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通过能源计量节能工作的开展,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企业节能意识和计量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准确度等级逐步满足国家要求;企业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水平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有效遏制高能耗项目再度盲目扩张;推动了企业节能技术进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提升 铿锵激越奏交响
近年来,榆林市大力发展以煤、油、气、盐、电、化、材七大产业为主的能源经济,不断延长煤电载能、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使能源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快速的发展。目前该市能源化工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成以上。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检测支撑体系。榆林市质监局从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出发, 2006年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榆林质监工作几点建议的请示》,请示中提出了组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检测检验中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榆林市质监局提出, 1998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目前已形成以大柳塔为中心的西煤东运的现代化煤炭基地,以靖边为中心的西气东输供气基地,并将要形成榆神府(榆阳、神木、府谷)煤液化基地,榆绥米(榆阳、绥德、米脂)盐化工基地和榆靖横(榆阳、靖边、横山)的煤气化工基地。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检测检验中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请示得到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原榆林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李金柱在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致榆林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促进榆林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几点建议的函》上亲自批示:“请加快步伐,拿出方案。” 市政府副市长白玉仁这样批示:“市质监局在调查后详尽提出工作方案及意见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
2008年1月31日,经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由榆林市质监局负责筹建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能源产品检验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将对提高当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综合利用率,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延长能源开采周期,促进能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筹建的国家煤及盐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在榆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基础上建设,办公、实验室面积达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亿元。
建成后,该中心将是一个集科研、开发、检测于一体,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立足榆林、辐射周边地区,科研、检验能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检测检验机构,将覆盖能源化工行业85%以上的产品,并将在加强能源转化和综合利用产品的检测、技术研究、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的研发和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结合榆林产业发展的特点,榆林质监局加大自身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不到两年的时间,榆林市质监局已在技术机构装备提升方面投入700多万元。目前质检所开展八大类106种产品的检验工作;计量所开展11大类130多种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以及眼镜和定量包装商品的检验工作,配置的3辆检衡车满足了企业的检定要求。特检所加强技术装备的投入,目前已可以开展47大项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去年一次性通过国家级机构核准,目前的装备能力处在全省的前列。质监局成立的榆林市煤炭产品质量公正检验站和陕西省能源产品检验所榆林检验站依托技术优势,开展煤炭产品的检验工作,为当地煤炭生产、销售企业实施公证检验,提供技术服务。纤检所开展服装和毛绒两大类的检验。
以质取胜 高潮迭起弹新曲
榆林市质监局全面开展质量振兴工作,制定了“十一五”全市名牌战略规划。全市12个县(区)均以政府名义出台了质量兴县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兴市、质量兴县活动,大力推动名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路子。目前,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紧紧围绕榆林能源化工、特色农业等大支柱产业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重点产品,不断加大质量检验力度,扩大检验范围,加强质量管理。
几年来,全市省名牌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已由2005年的4个,增至目前的10个,2009年又新推荐2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0个省名牌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子洲黄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成为全省第18个,榆林第1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府谷海红果、清涧红枣也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公告后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将增至3个。为地方特色农业产品向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全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稳步提高,2006年为82.1%,2007年为85.7%,2008年提高至92.3%。
在农业标准化方面,榆林市质监局围绕榆林市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培植三边土豆、黄河滩枣、大漠蔬菜、榆林杂粮、陕北杂果、三边荞麦、大明绿豆等9大品牌的总体布局和思路,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推广步伐,通过努力,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由2005年的2个增至6个,新增清涧洋芋、榆阳辣椒2个省级示范区,新建靖边脱毒马铃薯等市级示范区3个。制订了小米、豆腐、炉馍、苦菜、杏仁等12个地方特色农产品企业标准 ,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全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监管网络等多项措施,食品安全实现了有效监管。去年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统一部署,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榆林市局承担了8个专项,12个100%中的2个专项,3个100%目标的重要任务。在整治中,积极履行牵头部门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周密安排部署,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全面完成了整治任务,提前实现了整治目标,国务院督查组和省政府督查组在榆林督查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分别被省、市政府评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先进集体,全市连续5年未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高度重视,紧急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如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第一时间送派了驻厂督查组;第一时间掌握了本地区乳品企业是否使用了三聚氰胺情况;第一时间安排专项检查,送检样品64个,未检出三聚氰胺,榆林群众情绪稳定。
2008年,榆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2年全市GDP达到3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00亿元,榆林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榆林质监系统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紧紧围绕陕西省质监局“1152”总体思路目标、市质监局 “12355”工作思路目标,以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质监能力,为榆林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