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11月27日召开的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这项创建工作目前已见到实效。
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示范县活动,是陕西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一次积极探索。今年年初,陕西省质监局提出“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示范县”的工作设想,出台《陕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华示范县(区)考核验收办法》。全省11个地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行动。
渭南市确定华阴市、华县和澄城县为3个试点市县。在开展创建工作之初,该局就制定了《渭南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工作职责及责任追究规定》,使得基层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华阴市各乡镇办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的作用,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协调制度。澄城县明确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为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形成了政府负总责、领导小组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安全监管机制。华县研究制定了《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示范县工作事项》,把创建示范县的21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确定完成时限,专人负责。
为突出重点,加强监管,3个试点市、县质监部门重点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事故隐患整治和应急预案制定演练情况等进行检查,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气瓶充装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列入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进行重点检查。
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示范县活动开展一年来,渭南华阴、华县、澄城3个试点县、市已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