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回顾轶事 怀念岳老——深切悼念岳志坚同志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国家经委副主任、中国质量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届至第六届理事会顾问岳志坚同志,因病于2004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领导。现撰此文,回顾我们共同战斗的岁月,以寄托哀思。

我认识岳志坚同志是在1978年,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至1982年。其间,他是国家经委主管技术和质量管理的副主任兼国家标准总局局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第一任理事长,我在国家经委技术局质量处和中国质协秘书处工作,因工作关系,经常见到他,向他请示汇报,因他平易近人、纯朴厚道、工作认真、虚心好学、深入基层,所以,我非常敬仰他。

岳志坚同志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分管技术和质量工作,受命于拨乱反正、质量处于低谷的危难时刻。

由于“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干扰破坏,使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就全国讲,大部分产品质量至1978年仍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相当多的产品不合格(如冶金部1978年4月份抽查已入库的钢锭、钢坯、钢材650多吨,其合格率分别仅有70.6%、54%、61%,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的铣床有60%不合格),与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极大(如我们生产的汽车用滚珠轴承,使用寿命仅10万公里,而美国为40万公里;航空轴承仅一千小时,而英国为七千小时;我们生产的润滑油,也比国外落后了二十年),为了切实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四化”要求,改变“三多三少”(讲“质量第一”的人多,抓“质量第一”的人少;提高产量的措施多——当然不可不讲,提高质量的措施少;讲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人多,坚持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人少)的状况,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的风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质量检验制、“四不”“三包”制、鼓励提高质量和质量考核制),通过发动群众、大宣传、大检查、大评比、大落实、大力提高技术,使产品质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已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的要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国家经委决定自1978年9月开始,在全国开展“质量月”活动。

为了搞好第一次“质量月”活动,国家经委于1978年8月5日给国务院写了《关于当前工业产品质量情况和开展‘质量月’活动的报告》,阐明了开展“质量月”活动的总体思路,岳志坚同志作为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同志分管质量工作的助手,直接参与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质量月”活动,在他的领导下,我起草了《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于6月24日发出)、《关于全国工交战线“质量月”广播电视大会问题的请示报告》、《关于组织职工、家属收听收看〈全国工交战线“质量月”广播电视大会〉的通知》、《关于“质量月”宣传标语的通知》(所拟标语是经过委领导报中央批准的)、《关于印发康世恩副总理八月三十一日在广播电视大会上的讲话的通知》等,均首先经志坚同志审批呈报宝华同志批准后执行的。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质量月”活动极为重视,李先念、余秋里、方毅、陈慕华、王震、谷牧、康世恩等出席了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质量月”广播电视大会。大会由宝华同志主持,首先由康世恩副总理讲话,然后大庆油田、《毛泽东号》机车组、王君绍、马恒昌小组、四川化工厂、上海港务局等十个单位和个人发言。国务院各有关部委领导同志和北京市一千多人出席。全国约有两千万职工、家属收听收看大会实况,并将康副总理讲话材料印发给工交战线所有职工人手一册,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务必逐条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为了搞好“质量月”活动,国家经委组织了六个检查组,由邱纯甫、岳志坚、周凤鸣、马仪、徐良图副主任和经委委员、重工局局长刘耀宗任组长率经委各局部分局长、处长分别到中南、西南、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地检查“质量月”活动,使该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第一次“质量月”,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倡导和组织各地区、各部门领导同志访问用户、站柜台、背废品活动,据统计,1978年9月1日至30日,各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工交各部领导同志参加访问用户、站柜台、背废品的情况是:省级领导为30人次,经委领导为63人次,省厅局领导为554人次,共计647人次;国务院工交各部领导60人次,司局领导139人次,共计199人次,其中,一机部周子健部长背废品一次,煤炭部肖寒部长和水电部钱正英部长访问用户一次。因为这项活动体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高度重视用户的意见,直接了解市场反映,把用户和市场需求作为改进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首先认真解决废次品这个要害问题,所以反响强烈,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质量月”活动,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组织攻关、总结交流、检查考核、表彰先进,对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加强管理,改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推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好形式。岳老直接组织领导了四次“质量月”活动,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1979年8月下旬,国家经委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余秋里、王震副总理、政治局委员倪志福同志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期间,成立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岳志坚同志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在我们筹建质协时,岳老曾就谁任理事长征求我的意见,他说“现有两个人选,一是沈鸿、一是岳志坚,你看谁合适?”我当即说:“沈鸿同志虽是设计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专家,是一机部副部长,对质量工作很重视,曾亲自组织翻译了朱兰《质量控制手册》,但你是国家经委主管质量工作的副主任兼国家标准总局局长,如任理事长,我们请示汇报时比较方便,如去找沈鸿同志请示汇报工作,很不方便,因此,我赞成你当我们的理事长”。这件事也充分反映了志坚同志的谦虚谨慎、胸怀若谷的民主作风。

为了学习、借鉴日本抓质量的经验,1979年11月,志坚同志亲自率15人的质量管理代表团考察了日本质量管理,其中有杨济之、杨文士、张宗溪、张贵华及一些企业家,非常荣幸的是曾庆红同志以中国质协理事的名义,也作为团员一起考察,考察报告作了广泛的宣传。岳志坚同志身为国家经委主管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副主任和中国质协理事长,除了组织领导开展“质量月”活动,还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首先抓教育,带头学习全面质量管理。早在1979年5月21日至29日中国质协成立之前,国家经委就在政协礼堂举办了质量管理学习班,岳志坚同志首先作了动员报告,提出了学习班的目的和要求,中科院副研究员刘源张同志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在国内外发展状况,中国人民大学讲师杨文士同志讲授了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一机部科技局副局长黄敦谦同志、北京内燃机总厂厂长沙叶同志、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厂长丁洪模同志分别介绍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参观了北内。参加学习的有工交、国防、建委口各部、总局43个部门204位主管质量的同志及准备担当小教员的同志。其中局、处级干部54人。岳志坚同志有空就听课,对大家是个鼓舞。而且十分重视中国质协组织专家、学者到全国各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巡回讲座、电视讲座及各级质协举办的学习班,截止到1993年8月,全国共举办巡回讲座报告会8886次,听讲人数1994407人;举办学习班135873次,听讲人数12708766人。

二、在总结我国全面质量管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领导制订和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此办法是由我起草,经宋力刚同志审改,由岳志坚同志签发的。这个《办法》既吸收了国外的理论,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正确规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和推动的工作方法,共10章33条。国家经委于1980年3月10日颁发后,还明确要求全国工交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都要认真组织宣传、学习,并结合具体情况贯彻执行。实践证明,该《办法》的发布实施,对工业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企业质量工作有章可循,是战胜各种阻力的锐利武器,大大加快了在全国全面推行的步伐。

三、组织领导制订、颁布、贯彻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决定颁发国家质量奖。首先由我起草、力刚同志审核、宝华、马仪同志审阅、志坚同志签发了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对优质产品颁发国家质量奖的请示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

1979年6月30日,以国家经委名义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同时组成了以袁宝华同志为主任的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

为了落实《条例》关于发金银牌的要求,我曾三次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找陈汉民教授设计了金牌、银牌,经岳老审定后,制做了金、银牌。因第一年准备发50个金牌,100个银牌,共需黄金4克,白银15公斤,铜40公斤,资金约两万元。余秋里副总理在请示报告上批注“花钱不多,意义甚大”。由于根据《条例》,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产品颁发国家质量奖,是一项重要的鼓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企业、职工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和生产优质产品的责任感、荣誉感。通过两年多各方面的努力,迅速扭转了工业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的局面,而且创造了一批优质产品。

四、十分重视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志坚同志把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作为搞好全面质量管理的群众基础,每年的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都亲自出席,并做工作报告,总结工作,提出任务和要求。在他的领导下,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1978年至1983年8月,全国QC小组登记累计数为290452个,创造经济价值为28亿元。他任中国质协顾问时还被评为全国QC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

五、从1986年至1989年,志坚同志组织邀请了60多位有经验的专家、教授,主持编写了一部84万字的《中国质量管理》。他亲自任主编,为了编好这本书,他亲自深入到提供范例的北内、常柴、兰炼、吉化、武钢等企业考察,审改报送的稿件。在他的精心组织领导下,该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较好地总结了自1979年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十年来成就和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岳志坚同志为质量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质量界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誉和尊重。我们要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努力进取,奋发图强,为把我国建成质量强国而努力奋斗!

岳志坚同志永垂不朽!

作者:张贵华 来源:中国质量协会原副理事长 发布时间:2004年10月2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