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科学发展观实现群众利益的基本特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从根本目的上说,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成果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在基本内容上有相通之处。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强调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作为实现群众利益的根本手段;再如,它们都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上是一致的。然而,在实现群众利益的具体方法和路径上,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如,邓小平理论把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作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前提,把转换党的中心任务(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换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满足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作为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前提,把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

  科学发展观与利益观紧密相联,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利益观。科学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从根本上说,发展观和利益观的核心问题就是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本,时刻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利益需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兼顾和协调好社会成员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源自人民利益发展的需要,除了继续把发展社会生产、促进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外,其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是把人作为解决一切利益问题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既注重人民群众的整体,又不忽视具体的个人,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重大成果,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了人的解放、为了人的幸福、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成为中国大地上活生生的实践,为我们如何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是注重通过社会建设实现人民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人们在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把公平、正义、共享改革成果等作为新时期的利益需求,单纯依靠发展生产力,增加经济规模的总量并不能解决这些利益需求,必须在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建设在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对这一重大需求的回应。和谐社会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三是注重从民生入手解决群众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民生问题,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并且由单纯的物质生活转向全面化。诸如阶层差距和分配差距的扩大、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安全生产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民生的基本问题,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者:李英田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