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广东局推动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历史表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种战胜困难的力量,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磁力”,是联系和团结人民群众的牢固“纽带”。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前 言

  迈入新世纪的中国,以大国姿态在国际经济、社会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经济综合实力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进出口贸易额更是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祖国南端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就是7000多检验检疫热血儿女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从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到2008年的春暖花开,广东检验检疫人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2001年至2002年适应加入WTO新形势,2003年大通关现场会和抗击非典,2004年、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和食品、动植物产品药残、兽残超标困扰,2006年欧盟、日本最新贸易技术壁垒的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和通关模式改革,2007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重要工作,需要一一去应对和扎实推进;面对出入境庞大的人流物流,国外技术壁垒的门槛一天一个高度,进出口商品质量不时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而同时自身人员、经费极度紧缺,装备不适应检验检疫需求,检验检疫人员工作生活条件较差,队伍难以稳定等一系列困难,需要一一去处理和切实解决。

  七年间,多少大事、急事、难事,他们一起面对;收获的喜悦,成功的荣耀,待他们来共同分享。这七年是广东检验检疫人无法忘怀的七年,是广东检验检疫局各级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经受考验的七年,是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七年。

  硬仗在前 重任在肩

  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因素,新世纪的广东局领导班子,所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特别是外贸进出口以年20%至30%的速度不断递增,一年的增量相当于一个内地大省10~15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另一方面,广东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并没有保持相应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人力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几年来人员只增长了10%左右。同时,业务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更新速度缓慢;口岸一线办公、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基层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急需提高;分支机构与地方联系沟通少,地方支持力度极为不够。检验检疫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疲于应战的状态。

  如何把好祖国南大门,实现事业的长足发展,这是对广东局领导班子的考验,也是对广东检验检疫整个队伍能力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对此,广东局党组认为,只有吃透局情、吃透下情、找准问题、找准困难,才能找准差距;只有找准差距,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注重调查研究是广东局领导集体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为掌握辖区检验检疫工作的整体状况,了解一线检验检疫人员执行政策的实际情况,摸清进出口贸易及进出口企业的现状,广东局党组书记、局长仲德昌带头,党组成员每年至少拿出两个月时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沟通,掌握实情。许多重要决策就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悄然形成,最终推动广东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促进广东对外经贸的发展。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结合工作中已经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广东局党组指出,当前广东检验检疫工作面临“九大差距”:一是相当部分分支局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影响工作,影响队伍稳定;二是业务增长与人员紧张的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实验室建设滞后影响工作和工作质量;四是财务管理和企事业单位发展缺乏规范;五是科技工作与业务大局极不相称;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七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八是上级的一些指令、规定和要求在基层的学习、贯彻纵不到底,横不到边,缺乏制度保障;九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个别单位还较薄弱。

  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因为政策和制度不配套,及其他因素制约长期积淀而成,非一日之功或一家之力能攻克和解决。

  硬仗在前,重任在肩,急需要广东局领导班子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广东局党组决定,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全系统7000多名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广东检验检疫事业不断迈向前进。

  硬仗一

  解决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影响工作、影响队伍稳定的问题

  2001年前,广东检验检疫系统32个分支局,除为数不多的几个局生活和工作条件基本可以之外,一大批分支局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的还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一些办事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工作条件。
而与此同时,基层业务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经费年缺口2.5亿元,专项仪器设备购置需求也存在较大缺口。

  广东检验检疫人坚信:方法总是与困难同在。

  公而忘私的精神,这就是新时代检验检疫人的精神。一切工作必须以确保检验检疫工作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员经费缺口巨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资金用于基础建设,确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千方百计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央政策、财政支持的同时,广东局不断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与地方党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主动汇报工作,主动上门征求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意见,适时邀请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考察检验检疫工作,大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检验检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很多分支局争取地方资金解决了基建问题和检验检疫装备问题。同时,还努力把产权属地方的10多个分支局的房产归属了检验检疫部门。

  通过努力,广东局辖区口岸一线生活、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综合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条件支持和服务检验检疫履行职能的水平明显提高。

  七年间,共有基建项目21个,总投资约9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4.6万平方米;完成修缮项目360个,总投资约1.72亿元。其中11个口岸一线的基本建设项目陆续完成,总投资8851万元,建设面积约22000平方米,是三检合一前20多年的总和。特别是按照“忠于设计,细化标书,市场询价,低价中标”的要求,七年间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和严格的管理,共核减工程造价6000多万元,一些基建项目造价低,质量高,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特别令人可喜的是,不少分支局和办事处不但建了新楼,有了宽敞的办公室场地,符合条件的实验室、查验场地和卫生除害处理的设施,而且职工居住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

  同时,企事业单位获得长足发展,七年来事业单位由2000年的30家增至目前的68家,资产总额由7914万元增至6.73亿元;企业由15家增至29家,资产总额由1112万元增至1.55亿元。

  广东检验检疫部门办公和生活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铁皮检验检疫”、“茅草检验检疫”成为历史!

  硬仗二

  解决业务快速增长与人员紧缺之间的突出矛盾问题

  李长江局长多次指出,广东局以占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七分之一的人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十分不易、贡献巨大。

  业务快速增长与人员紧缺的矛盾,是多年影响广东局工作的最大难题。广东检验检疫人员,特别是口岸一线的工作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有的业务繁忙局从早上8点钟上班,下午17点半下班;晚上19点半又上班,22点下班,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广东检验检疫人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但正如李长江局长所说,广东局的业务量如此之大,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的人,广东局还是会觉得人员紧缺,只有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解决人员紧缺的矛盾。

  改革创新才有出路。广东检验检疫人没有被前进中的困难吓倒,在广东局党组一班人的带领下,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积极适应广东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新要求,大胆摒弃那些不合时宜、陈旧老套的模式,努力创新思路和工作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

  2003年新春伊始,一种全新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理念在广东检验检疫系统掀起波澜。这是因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席卷了广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领域。这不是像以往对部分产品监管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翻天覆地式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在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走过100多年历史,我国对外经贸稳步发展20余年的今天,传统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必须改革。

  广东局局长仲德昌在这一年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信息化和电子化技术与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相结合,彻底变革现行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方式,实现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电子化。在此指导思想下,仲德昌进一步阐述了他独创的“2211”工程的构想。

  这一变革理念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此广东局集全系统之力,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在2006年底,在广东率先实现了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的电子化。

  广东局进一步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对广东局辖区内的几万家企业全部实现电子化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

  实现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必须找到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实际的方便、快速而又科学严谨的模式。电子监管的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对成品进行批批检验的传统检验检疫管理模式,变“事后检验”为“事前把关”,把检验检疫工作做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生产的源头抓产品质量,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数据监控和关键控制点的视频监控,从而达到有的放矢的抽样检验,减少抽样量,科学把关的目的。

  2004年底,广东局又开发应用了进口敏感商品视频监管系统,辖区61个敏感商品进口口岸全面实施电子监管,重点客运口岸已全面实施卫生检疫电子监管;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检验检疫通关模式改革,实行了出境货物跨关区直接放行,推进了检验检疫无纸化进程;电子标签技术在电子监管中的应用稳步推进,供港活猪、入境废旧物品两个应用课题的软件开发工作完成,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与此同时,还率先开发应用了船舶电讯检疫自动应答系统,组织实施了富有创新特色的全方位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在旅检通道现场率先推行“人-机-犬”三位一体的立体查验模式。

  在改革中求适应,在改革中谋创新,在改革中促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电子技术,广东局初步实现了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和口岸查验工作的电子化,将检验检疫人员从过去陈旧的、落后的检验检疫监管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对进出口商品实行更科学有效监管的同时,使检验检疫部门真正获得减负。

  在向现代科技要效率的同时,广东局还拓宽选才、用才思路,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编制,面向全国招收高素质的适用人才。七年来,面向全国招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共1151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就占近40%,为检验检疫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内部挖潜,千方百计压缩机关行政人员充实一线。采取竞争上岗、交流和轮岗等措施对基层领导班子进行优化组合,把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了基层领导岗位。进一步扩大基层单位与机关的干部交流,陆续将一批业务精、学历高、作风正、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了口岸一线,使一线检验检疫人员总体素质得到提高。

  硬仗三

  解决实验室建设滞后影响工作和工作质量的问题

  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最具效益的项目上去。针对实验室建设滞后影响工作和工作质量的问题,广东局在人力与物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倾其所能,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增强常规实验室的能力,加大东西两翼和区域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科学合理分配每年国家正常拨款;二是向广东省和地方政府争取资金支持;三是调剂余缺,合理配置资源;四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工作上停人不停机;五是研究快速检验方法;六是对32个分支局的保健中心全方位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完善。

  数年来的不懈努力,广东局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造和新盖实验室的面积在原来基础上翻了两番,由原来的4.9万平方米增加到9万多平方米;仪器设备由1.16万台(套)增加到2.26万台(套),增加了一倍;工作用车从384台增加到783台,净增400台;配备了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专用车;组建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成为首家国家生物安全认可实验室;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实验室检测网络基本建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辖区32个分支局的保健中心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清理整顿中,只有9个局的机构基本合格,其余因条件不符将被取消工作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局果断做出决策,挤出资金780万元,购买保健中心急需的主要设备,同时从各部门挤出编制,面向社会招收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将20多个濒临死亡的机构救了回来,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核。

  所有喜人的变化,实验室检测人员体会最深。他们说,过去一些要送外地检测的项目现在已经全部可以自检了,特别是近几年,因为有了高精尖设备和高素质人才,不少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居全国之首。由于实验室力量的加强,使广东局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和不合格产品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进境动植物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检出率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

  2005年11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报经中编办批准,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正式成立,广东局有效整合优势检测资源,加快事业改革与发展,实施科技兴检战略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检验检疫实验室的“航空母舰”已在广东顺利出航。

  硬仗四

  解决财务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问题

  用家大业大来形容广东检验检疫局一点都不过分。如何不辜负国家质检总局的期望,经 营好这份事业,管好手中的钱,成为广东局当家人心中放不下的重担。

  近年来,广东局历经了数次审计,期间,国家财务体制又发生了重大变革。新情况、新形势不断,给旧有的财务工作带来巨大冲击。

  作为“理财”高手的广东检验检疫人在这场变革中经受住了考验。他们首先正视不足,认真对待审计中反映出的问题,切实查找原因,以此为鉴,以此为动力,扎扎实实规范财务管理促进企事业单位发展。并着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领导班子为重点,加强了对财务体制改革和严格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教育工作,加大对全系统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思想素质的教育培训力度,明确搞好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大职责。

  广东局财务管理工作亮点频现:

  率先实施财务批复制度。2005年1月1日,在国家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清理规范津补贴之前,即前瞻性地全面实施津补贴批复制度,维护了财经纪律,保护了干部,减少了审计风险;同时,实行了重大财务事项批复制,有效防止了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增强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大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率先开展企事业单位的清理整顿。2005年,对全系统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清理整顿,对企事业等单位财务实行了总监制和直属单位财务人员委派制,并提出了机构要合法合规、经营项目要合法合规、资金收支要合法合规“三个合法合规”的要求。

  率先推行成本管理。2005年4月1日,在全国行政机关中率先将成本管理工作制度化,先后在11个分支局试点,共节约资金641万元。

  为确保政府采购的合法性,广东局又建立了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对政府采购资金进行了专项管理。

  广东检验检疫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一切困难,用好用足每一笔资金,发挥了财务工作对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作用。

  硬仗五

  解决科技工作与业务大局地位极不相称的问题

  科技工作是第一生产力,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单位能力、水平和实力的体现。广东局作为一个口岸大局和业务大局,绝不能让科技工作拖了事业发展的后腿。

  针对科技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广东局党组多方深入调研,多次组织研究,提出要以强强联合、上下联合、内外联合的方式进行科研。一是面向社会招聘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室既搞检验又搞科研;三是对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进行严格考评,限期出成果;四是把优秀年轻的科技人才选进科技委,并给年轻科技人员压担子;五是积极争取上级和地方的科技攻关项目和课题;六是自主自发搞科研;七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搞科研;八是积极主动承担重大科研课题。

  2005年6月,广东局局长仲德昌在广东检验检疫科技工作会议上,向全局干部职工再次明确发出号召:要彻底改变广东局科技工作现状与业务大局不相称的局面,举全局之力,共创广东科技大局。

  围绕快速检测方法,围绕破解高难度检测项目的方法,围绕食品安全这一主题,围绕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通关模式改革,广东检验检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七年来,科研工作取得突出成果,科研立项共493项,资助经费超过2000万元。承担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63项,横向课题3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2项,其中一等奖4项。在积极攻克“高、精、尖、难、重”检测项目的同时,近年来还开发应用了近100种快速检测技术,为检验检疫把关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的研究、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禽流感快速检测技术、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和方法制定、P3实验室的建立、旅检通道“人-机-犬”三位一体的查验方式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其中“广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的研究与应用(“2211”工程)”荣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局成立以来所获得的最高级别的科技奖励。

  广东局浓厚的科研工作氛围,将大批真心想搞科研、一心想出成果的专业人才吸引过来,广东局人才资源总量高居全系统直属局第一位。目前已拥有一支涵盖60多个专业、3300多名技术人员的专业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近3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6人,为事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从业务大局到科技大局,从量到质的重大转变,广东检验检疫人追求更高、更强的步伐永不停息。

  硬仗六

  解决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较弱的问题

  随着广东外经贸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广东检验检疫系统口岸越开越多,战线越拉越长,检验检疫的资源配置与迅猛发展的外经贸事业的需求严重失衡,不少机构长期应付日常的检验检疫工作都有困难,面对突发事件,在人员、装备、技术、场地等软硬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无力果断及时地稳妥处置和应对。

  而日渐复杂多变的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和进出口商品质量问题,日益增多的对外贸易摩擦,给检验检疫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广东局党组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尽快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

  通过抓组织领导,抓机构建设,抓制度,抓装备,抓技术储备和P3实验室、动植物、食品等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过七年的苦心经营,广东局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应急体系、技术保障、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激励机制、执法监督机制、工作质量监控体系、执法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统筹协调、行政处罚、综合整治等方面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制度,逐步建立起“行为规范,调控有力,运转灵活,持续有效,办事高效”的检验检疫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对有关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反馈、及时控制和及时应对,具备了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3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根据仲德昌局长提出的推行“两手抓”战略、明令“约法三章”、确保“四个不漏”、落实“五个到位”、坚持“六个毫不放松”的要求,广东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广东局党组带领下浴血奋战数月,确保了口岸安全,确保了出入境人员健康,切实防止了疫病的传入与传出,同时全系统人员尽管身在危地,却没一人感染。

  而自2001年以来多次袭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更一次次验证了广东检验检疫应急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疫情发生时,按照《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试行)》,以及对照《防治禽流感九项措施》、《供港澳活禽注册饲养场防制禽流感九项措施》,只需要两个字“启动”,那种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的局面不会在这里出现。

  在应对美国和欧盟等对企业的检查工作方面,同样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机制,只需按照程序启动,各项工作就都在规范下顺利运作。

  在2007年进行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广东局反应迅速,行动到位,以2007年6月1日上午李长江局长在深圳亲自主持召开的“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和同天下午在北京以同样主题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为标志,一场声势浩大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即率先在广东检验检疫系统展开。特别是针对美国召回中国出口玩具事件,该局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暂停了有关企业玩具出口,为此,美泰公司派员亲临广东谈判,并表示所召回玩具的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随后为召回事件正式向中方致歉,有效扭转了前期国际舆论一边倒的局面。

  七年来,从“非典”到高致病性禽流感,从炭疽病、猪链球菌到苏丹红、红火蚁,从烤鳗药残到孔雀石绿,从“洋垃圾”到出口玩具召回等一系列影响重大的突发事件,广东检验检疫人遇到多少难事、急事,他们以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化解危急,彰显实力,不但没有出现因把关不严、失职渎职而造成影响全局的工作质量事故,而且还进一步凸显了检验检疫部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硬仗七

  解决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

  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广东局党组一直十分明确:在所有问题中,队伍建设问题是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只要解决好队伍问题,建设好队伍,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任何困难和险阻就都能解决和攻克。

  在2003年广东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广东局局长仲德昌提出,把“班子团结、上下和谐、政令畅通”作为建设队伍的三条标准,全系统要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团结的班子,要把干部职工队伍建成上下和谐的、政令畅通的、高素质的队伍。

  针对队伍中个别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还不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情况,广东局首先是建立和实施了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创新考核模式,积极探索建立以能力业绩为考核重点,可操作性强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切实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为正确衡量和评价干部提供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比得清的具体依据,为科学管理和正确使用干部奠定基础。

  其次是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政治思想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为事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尤其是在2005年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得到上级肯定和嘉奖,整个教育活动始终走在广东前列,成为广东省三个先行单位之一,班子的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100%,受到广东省委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充分肯定。

  第三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开展行风建设面对面活动,签订拒收红包双向承诺书,聘请廉政监督员及时查处案件,认真严肃对待信访,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各级班子面向社会上门征求意见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特别在基建这个敏感的话题上,真正做到了“大楼竖起人不倒”。

  第四是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新法规的学习与培训。

  七年来,广东局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一个班子团结、上下和谐、政令畅通的局面已经形成,广东局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大大提高,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各地分支局办事处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更加密切协调。一大批班子成为想干事、干实事、干成事和廉政勤勉、干净干事的班子。不少分支局成为全国、全省的文明单位、先进单位,一大批干部和党员受到各级嘉奖和表彰,在工作第一线涌现出一批忠于职守、严把国门的先进人物。

  硬仗八

  解决上级的一些指令、规定、制度在一些基层单位学习贯彻纵不到底、横不到边的问题

  上级的政策指令在基层贯彻执行不力,纵不到底、横不到边,是一线工作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广东局从这一薄弱环节入手,克服机构多、摊子大、队伍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对基层的领导,加大对基层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效能,确保全局“一盘棋”。

  广东局机关首先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工作的管理、指导,增强机关对基层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机关与基层的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扎扎实实推进基层管理工作;紧紧贴近基层一线需要,围绕基层干部职工关注和关心的重点问题,不断创新服务基层的方式,为基层工作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调整优化基层人员结构。采取竞争上岗、交流和轮岗等措施对基层领导班子进行优化组合,把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开拓精神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加大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给一线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基层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同时,对不顾全大局的行为绝不姑息,进行严肃处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有错必改,惩处到人;按照主动防范、事中防范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执法稽查职能,形成专业监督与内部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规章执行情况的自动报告机制。

  目前,广东局辖区内100多个办事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水平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正呈现出工作高质高效、政令畅通的局面。

  尾 声

  七年来,广东检验检疫系统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广东检验检疫从机关到基层,从硬件到软件,从队伍素质到执法水平,各项事业步入良性发展。
云山为创业者作证,珠水伴弄潮儿前行,广东检验检疫人用自己的辉煌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有如此底蕴氤氲,广东检验检疫事业必将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作者:李建国 刘沛国 陈滟 吴恂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