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大学和惠普商学院一直是中国企业大学发展的榜样。
“我真担心一些企业大学会沦为‘烟花工程’。”日前,多年致力于企业大学研究的凯洛格(北京)管理咨询公司(以下简称凯洛格)副总裁王玥对国内企业大学的发展前景表示了担忧。
王玥之所以担忧,源于不久前凯洛格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国内企业对企业大学的热情逐步显现。目前国内企业大学大约有200多家,预备创建企业大学或已在筹建过程中的国内企业也为数不少。但真正活跃、真正称得上企业大学的估计也就在四五十家。
“高层躬身力行不足、内部师资匮乏、组织定位不清,这是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大学管理的3大误区。”王玥说。
墙里墙外有烦恼
事实上在某些人眼里,当前的企业商学院热潮更像是一场跟风运动,他们认为很多企业在建立企业大学前往往很多问题都没有加以全面和妥当的考虑,甚至连何谓企业大学都没有搞清楚,更提不上在建立企业商学院之初为其未来制定一套完整的发展战略。
调查发现,跟国外相比,我国企业大学建设遇到的最大障碍在于高层躬身力行的力度不足。国内的很多企业高层爱讲话,但不爱讲课。第二个误区是企业大学的讲师体系,调查发现,仅有8%的国内企业内部培训讲师的数量超过其总讲师数量的70%,而在全球范围来看,越优秀的企业大学,愈能很好地开发企业内部讲师资源。在通用电气培训发展中心,外部讲师的聘用只占10%-15%。再有一个误区就是企业大学的组织定位不清,成熟的企业大学应该是直接归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而现实是大量的企业大学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下属机构,只是被动地进行一些技能性的培训,而无法在战略层面上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
而不少已经建立大学的企业也越来越发现,企业大学在设想阶段的确不错,然而真正开始运转起来远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先扣上了一个大帽子,连企业大学本质还没真正搞清楚,最终成了鸡肋———留着既花钱又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弃掉感到可惜,只剩下了一个表面文章。
“这就出现企业大学这堵墙里外的烦恼:许多里面的人感到如同鸡肋,不知道路在何方;外面的人浮躁盲动,以为挂上了企业大学的牌子就成了现代企业,就成了‘500强’。”王玥说。
头脑风暴论坛
“发挥头脑风暴作用,培养标准化人才,是企业大学的战略定位。只有明确这个定位,才能推倒‘围墙’。”王玥说。
据介绍,企业大学能够完成许多外部商学院或培训机构无法完成的功能。在王玥看来,商学院教育,能够让学员开阔眼界,并了解到前沿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企业大学,更像一个“头脑风暴”论坛。对于企业人员来说,让他们讨论前沿的理论,会发现你永远没有一个商学院的教授讲得好,没有他们眼光开阔。但是在讨论企业内部问题上,商学院教授就会手足无措,因为他不了解你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王玥说,比如企业会把身边的谈判案例呈现在销售人员面前,直接让当时的谈判者和大家现场交流经验与教训,甚至将一年来或者一个季度以来的客户进行分类,分析各种各样客户资源。“这些虽然是极为细小的问题,但却是企业大学真正应该承担的东西,因为企业大学所要培养的员工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同时,企业的发展最终靠的是人才的积聚与培养,没有标准化的人才谈不上规模的扩张与管理的规范。”王玥说,建立企业大学首要的就是要完成公司人才培养的任务,这是所有企业大学的核心任务,即便没有挂上这块牌子,内部的培训机构或部门也承担着类似的角色。
王玥举例说,目前在快速消费品领域的真功夫、俏江南都在筹划着自己的企业大学。因为它们的管理者知道,要想成为中式快餐的“麦当劳”,没有麦当劳式的标准化是根本谈不上的。当人们在各地吃到同一个味道的汉堡时,告诉人们的不应该仅仅是麦当劳产品的标准化,关键是人才的标准化,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流程最终是标准培训出的人来完成的,否则即便有了统一的产品标准也不会执行到位。
“国内许多连锁的加盟店之所以出现问题,根本上是由于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出现了缺失。企业大学就是要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标准化的人才,包括高管培训与普通员工培训。”
“四个一”工程
王玥认为,做好企业大学管理,“四个一”工程不可忽视。
一个好的校长。“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家。”与一般的大学类似,企业大学的成败,关键的因素在于校长。“为什么要设立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教什么?”是校长考虑的核心问题。校长脑海中想的第一件事情,不应该是要开什么课程,而是要考虑到企业现在的发展阶段,CEO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企业大学的校长要具备相当强的沟通能力,不仅仅要跟得上CEO的脑袋,深刻地理解公司现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更要能与高层保持良好的互动,以获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一份高层重视的态度。高管层能不能够持之以恒地支持,对于企业大学的成败也很重要。王玥说,通用电气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在任20年期间,280次企业大学讲课中,他到达了279次,每次讲课时间长达1~4个小时,唯一缺席的一次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而不能到达。而且,杰克·韦尔奇要求,任何一个经理都要有讲课的能力,并把讲课作为考核经理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整个公司形成了一种气氛,从上到下,带领别人学习。
一批优秀的教务人员和课程体系。企业大学教务人员和课程体系还应该以内化为主。众多企业大学常常陷入简单化的误区,认为买到各种各样最好的课程,请到顶级的专家来授课,就可以把企业大学做得很好——很显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企业大学的定位就是解决商学院不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企业内部面临的很多问题也都是很实战的,很多的课题是外部人无法帮你解决的。因为教授的理论水平再高,也没有时间去就一个问题深入企业内部,去分析它的前因后果。所以,只能靠自己培养自己的讲师,挖掘内部的案例。
一种务实和创新的理念。事物一旦开始流行,很容易产生大批的形象工程。于是跟大学里的现象类似,追求大楼而甚过追求大师的潮流也在某些企业大学开始蔓延,甚至不惜违反国家的一些政策。企业大学是用来服务于企业内部战略的,而非一个炫耀的工具。像光大银行开发的很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地图、河南移动公司的行动学习和情景剧……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种探索”。
企业大学最早要追溯到195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办的克劳维尔学院。而最早把企业大学这一全新企业培训理念和形式引进中国的,则是摩托罗拉公司。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正式成立。作为中国企业大学的先行者,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惠普商学院等一批跨国公司的企业大学,目前依然是国内办学理念最先进、质量最好的企业大学。中国的本土企业中,海尔、联想、蒙牛、奥康、华为、金蝶等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也已经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