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小孩儿爱玩“洋品牌”玩具》的报道。该报道称,中国可能是全球制造工厂,但中国家庭在给自己的孩子们买玩具时,只要他们负担得起,他们多数都会选择国外品牌的玩具——即使那些玩具也是“中国制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报道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正在富裕起来,人们对于健康和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很多“洋品牌”都是中国制造,但“洋品牌被‘假定为’能够坚持更严格的制造标准”。
这篇报道以西方视角指出部分中国人对待“洋品牌”缺乏理性的心态,公允地讲应该算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如果这能引起我们重视的话,报道所说的“假定”心理,恐怕最值得反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期宝洁公司因其旗下子品牌汰渍洗衣粉一款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正在遭受国内舆论的指责,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日化品牌,宝洁已经不止一次在国内面临危机了,而此次的“标准危机”对于这个“洋品牌”的品牌信誉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对于那些“假定”洋品牌能够坚持更严格的制造标准的中国消费者而言,宝洁又充当了一个有力的反证。
对“洋品牌”过高的品质期许,必然伴生着对本土民族品牌产品品质的不当低估,这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假定”心理的必然表现。事实上,就这种非理性心理的不良社会影响来看,后一种表现(不当低估)的危害可能更大,尤其当本土品牌受到来自外界的不公正待遇而面临困境时,“假定”心理会在内部架空本土品牌,使之陷入更大的被动。近些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遭遇严重的“形象低估”,从很大程度上说,国内部分消费者也应该为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毋庸讳言,“中国制造”以及本土品牌整体而言尚存在一些差距。以儿童玩具为例,中国的玩具市场还处于“幼年期”,一些企业产品不论在设计上还是工艺上均无法与洋品牌抗衡,而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差距可能更大。洋品牌往往把玩具与电视节目和电影捆绑在一起,米老鼠、变形金刚、蜘蛛侠等这些玩具之所以能够畅销,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影视文化,而国内企业生产的玩具却缺少这样的文化支撑。在其他产品领域,洋品牌能够发现并利用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商业利润的能力同样远远高于国内企业。事实上,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软实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制造”若不能很好地利用我国深厚的文化资源,在传播上缺乏文化创新,那么差距将会不断拉大。
这种现实既是“假定”心理产生的基础,也总是成为许多人为这种心理及其行为辩护的借口。不过,有一个极为简单而又十分重要的道理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任何一个希望中国实现强大的人,都应该正视“中国制造”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尽自己的努力积极地改变这种现实,而不是任由差距的存在,更不是加大差距,在此前提之下惟一正确的选择是树立起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并在行动上支持“中国制造”,而“假定”心理及其行为最根本的错误却恰恰在于不当地强调且事实上也人为地制造“差距”。
不能正确地评价他人,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根源在于自信心不足。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该国国民的自信程度具有正向关联性,而且也表现出信心促进发展、发展提升信心这种共生关系。当然,这种关系相当复杂,自信心上升曲线和国家经济实力上升曲线既可能存在一定的落差,时间起点也可能不同,但总体趋势会趋向一致。就目前国人的自信心程度来看,应该说低于我国的经济水平,这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落差”,也可以理解为“时间差”,前者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国民自信心提升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后者则表明我国民众自信心上升的新起点在时间上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过可以肯定,这个新起点在不久的将来很快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