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少厂家都喜欢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在他们看来,虽然这些进口设备价格不菲,但国内有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的产品应该没有问题。然而,事实却令他们中的大多数感到无奈:当他们开工之后却发现,国内原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与美国、韩国等国家同样型号、同样标准的原料相比,差距太大,其质量根本无法保证,而且工具也达不到要求。有先进的设备,却没有与设备要求相适应的原材料,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使用进口原料,从而增加了成本,也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价格。这种现象极为常见。
专家分析认为,国内企业最要命的一个问题就是“凑合”,特别是那些中小加工企业。这种“凑合”的质量观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地位。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真正具有制造优势的企业,其质量观里绝对没有“凑合”二字。如果说我们许多企业的“凑合”质量观是“过得去”的话,那么西方先进企业的质量观就是“过得硬”。假如他们的客户要求的质量是五级标准,那他们就要达到六级水平。而国内企业往往是你要五级,我就比四级好一点。这种理念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产品升级。
正是由于这种不上进的“凑合”观,使得大多数国内企业仍然停留在“窝里斗”的初级竞争水平上,只满足于“吃得饱”,并以搞垮那些“吃不饱”的国内同行为乐。他们也许意识不到,当欧美的大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时,自己根本无法应对欧美大企业的竞争,而这种“凑合”观早晚会断送自己的饭碗。
虽然产品质量问题并非完全根源于“凑合观”,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客观因素也是我们的现实问题,但客观原因决不能成为我们产品质量问题的借口。
中国制造业的现实是,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缺乏创新。效率低是一种“凑合”,缺乏创新也是一种“凑合”。这必然严重制约质量的提升,在低质量水平的条件下,附加值当然就高不了,利润也就难以实现,没有利润哪儿还有钱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
这么多年来,中国制造业既没有“制造”出几个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也没能使“中国制造”本身成为真正的品牌,而这正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也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桎梏。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一言以蔽之:都是“凑合”惹的祸。难怪有人说,多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已让西方消费者形成了“中国货=低质、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一些传统老品牌的逐渐萎缩和消亡,新自主品牌诞生的艰难缓慢,使得相当多的中国产品只能挂着别人的牌子出口,企业只是替洋品牌打工,干的是“重活”,拿的是“小费”。
专家指出,如今,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所谓“比较优势”正日益被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以及周边国家、拉美国家所模仿和代替,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比较优势已经无法为中国企业赢得未来。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将要面对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的竞争,且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合”,满足于给自己创造1%~2%的“凑合”利润,中国最终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失去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