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福州北大市场,市民王深兴购买了一只河田鸡。通过这只河田鸡脚跟的远山河田鸡标识代码,王深兴很快在电脑上查到了这只鸡的登记“户口”:从培育饲养到上市的一系列详细信息。王深兴高兴了:“看到鸡生长的实地照片,特别是了解了鸡检验检疫过程,知道自己买的不是假货,而且安全是有保证的,我心里就踏实了!”
实际上,在福建省内外市场上,细心的消费者都会发现,福建长汀县城郊远山河田鸡配送中心送上市场的河田鸡,每只鸡脚跟上都贴有“远山河田鸡”标签,记录了每只鸡的饲养全过程情况。无论这只鸡卖到哪里,只要输入这个全球统一标识,全部资料都可以方便地查询到。这是福建省食品首次实现全球跟踪与追溯,同时也是国内首例在家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采用GS1系统(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管理体系。
GS1系统管理体系主要是采用GS1食品跟踪与追溯标准,对每个单体和每一个节点位置进行有效的惟一标识,保存相关的信息,建立各个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从而对鸡从孵化、饲养、检验检疫、屠宰加工、冷冻冷藏及配送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百姓关注食品安全专家探索保证途径
林钦在福建省质量技监局中心检验所从事食品化学检验近十年,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他的第一感受是:群众现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了。2006年10月红心蛋事件让他深有感触。林钦回忆,国内发现红心蛋后,所里咨询红心蛋的电话几乎被打爆,甚至有很多群众或大筐小筐或提着篮子,送来鸡蛋、鸭蛋想让专家看看是否质量安全。“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会牵动老百姓敏感的神经,幸亏我们及时检出了苏丹红四号,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林钦说。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避免通过食品传染疾病,亟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体制和快速预警系统。鉴于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国内大力推广采用GS1系统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标准化研究所积极跟进,从2004年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先后走访了鳗鱼、大黄鱼、白骛鸭、河田鸡等福建省名优特产的养殖加工企业,了解福建省相关产业的管理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与省海洋渔业局、省农业厅有关专家座谈,为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寻求合适的突破口。
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标准化研究所选定福建省长汀县远山河田鸡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单位。该公司是福建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致力于信息化管理,其管理模式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将该公司建成示范案例必将推动福建省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
食品有了身份证百姓喜得护身符
2004年6月,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标准化研究所正式与长汀县远山河田鸡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GS1系统在河田鸡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管理体系应用的研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组数十次赴长汀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河田鸡的整个养殖、配送及加工的过程,提出了一套适合实际情况的编码解决方案,既采用了当今国际通用的信息管理基础标准,又能适应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
追溯系统的使用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研究所物品编码室主任卢江海说,追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整个供应链内,作为沟通工具和提供信息的工具。这些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第一,使食品行业有能力及时确定和召回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在追溯系统中,企业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追溯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阻止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第二,通过控制受影响产品的范围和提供追溯工具,最大限度地降低某部分产品召回对其他相关产品的不良影响。
系统具有推广价值鱼肉粮油均可使用
日前,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条码推进工程《远山河田鸡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福州主持召开远山河田鸡供应链跟踪与追溯体系验收会。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项目实施总结报告,观看了项目运行情况的演示,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设计方案符合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可追溯性规范,技术路线科学合理,编码方案完全符合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编码原则,是国内首例在家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采用GS1系统的管理体系。”同时,专家组组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推动部李建辉主任认为,该项目为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供了有效、科学、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和政府在农副产品领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据福建省质量技监局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吴宏介绍,目前福建省虽有部分食品建立了自身的可追溯体系,但采用的标识系统都是仅在国内或者行业内流通,国外并不认可。譬如欧盟是用立法手段强制执行可追溯性体系,国内食品如果不可追溯或只采用行业内标准,就不能在欧盟国家上架,而GS1系统是全球通用的食品的跟踪与追溯,采用这一系统的企业就相当于拥有了出口的通行证。特别就目前而言,河田鸡供应链跟踪与追溯管理体系,其标识和管理的对象与水产业中要对水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与追溯有很大的相关度,如能将其移植到水产养殖业的鳗鱼、大黄鱼等鱼类养殖中,不论是确保我国出口的鱼类优质、卫生、安全,应对进口国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方面,还是对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专家表示,通过项目示范,将大大促进GS1系统在农副产品中的应用,有关部门表示将争取在三年内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行业中发展商品条码系统成员300家,力争到2008年福建省农副产品企业中商品条码系统成员的比例达到50%。
目前,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研究所正在研究建立在生猪养殖及肉制品生产、无公害大米加工生产过程采用GS1系统实现产品跟踪与追溯的解决方案,争取在森宝(龙岩)实业有限公司、莆田市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福建省龙头企业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