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商务局等部门公布了北京首个家政服务地方标准——《家政服务通用要求》,首次规范了家政服务的定义、范围、质量要求、质量等级评定、投诉处理程序等七方面内容。
87%企业注册资金不达标
标准规定,对消费者的一般性意见,家政公司须在3天内予以回复;家政企业需有不少于10万元的注册资金。但据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李大经介绍,截至去年8月,全市共有家政企业2954家,其中注册资金不足10万元的有2567家,占87%。
家政员将被分为4等级
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卫平说,标准是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月11日制定发布的,3月15日开始实施,是北京首个家政服务地方标准。标准首次明确了家政服务质量分为初、中、高和无技术4个等级,初级家政员应能使用燃气灶具、电饭煲,能制作2种主食;中级应能帮助产妇做形体恢复操,给婴幼儿说儿歌,给病人测量血压,煎制中草药;高级应能烹饪2种不同菜系的菜肴,做5道西餐,网上搜索并下载文件等。
“持证上岗”不强制
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培训处副处长何燕表示,不会要求家政员必须先考证再上岗,而希望通过行业自律带动家政业良性发展。
“家政员现在供不应求,若没有立法强制要求,哪个企业也不会愿意增加成本去为家政员培训。”北京华夏中青家政公司董事长庞大春说,目前的家政员都是临时工,文化水平、服务技能、社保待遇、工资福利都很低,应有相应的立法设置行业准入制度,在提高家政员准入门槛的基础上提升其各方面待遇,另外,对企业也要有立法层面的评价奖惩系统,这样才能良性发展。
据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北京直接进入家庭的家政员达28万人,年平均缺口为2万至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