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田七特效中药牙膏在内的5种国产牙膏在境外被停用■本报记者 杨晟坤 摄
5种国产牙膏境外遭
希望尽快恢复3款牙膏在港销售
国家质检总局14日发布消息说,希望香港海关妥善处理内地3款牙膏被要求回收事件,尽快恢复3款牙膏在香港销售。
消息说,国家质检总局已与香港海关取得联系,请其提供对内地3款牙膏采取措施的详细情况以及所采取措施的科学和法律依据,并向香港海关通报了卫生部组织国内专家对牙膏中二甘醇危害性的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指出:早在2000年,专家就曾对1965人进行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使用二甘醇含量低于15.6%的牙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没有资料显示因使用二甘醇牙膏而直接导致人体中毒的案例。中国经济网
质检总局
最新消息 官方
黑妹等5种国产牙膏在境外被停用,理由是成分有问题
专家分析:这是中国日用品贸易争端的信号
连日来,有媒体陆续报道称,多个品牌的国产牙膏在巴拿马、美国和新加坡等地被停用。中国香港海关日前也呼吁市民停用内地产的3种牙膏。
国产牙膏到底咋了?
仍销售 但“问题牙膏”不受宠
截至目前,涉及停用风波的国产牙膏达到5种,分别是黑妹牙膏、黑妹钙牙膏、美加净牙膏(含氟)、三七高级药物牙膏和田七特效中药牙膏。
记者昨天了解到,目前沈阳市场上的牙膏品牌有很多种,洋品牌和国内品牌从种类数量上平分秋色,但在销售位置上却是洋品牌占据大片天地,花色也更丰富。
采访中上述提到的5种“问题牙膏”,均在不同商场正常销售。沈阳某大型连锁超市门店公关经理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任何撤柜通知,也没有消费者投诉。
不过,她介绍说,现在整个牙膏销售组每天的销售额达到3000多元,其中涉及这5个品牌的牙膏至多也就三四百元。
厂方坚称“没问题” 照样被停用
6月1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发布进口警报称,从中国的牙膏中检出了最高含4%的二甘醇,并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制造的牙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对中国的牙膏采取了扣留措施。
“二甘醇”到底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在境外被停用?
昨天,拥有田七品牌的广西奥奇丽公司负责技术的胡小姐表示,这是一种增湿剂,相当于牙膏制作中的一种辅料。“就好像‘氟’这种物质一样,剂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良好的效果,超量了才会对人体有害。”
胡小姐表示,公司的产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其中含有的二甘醇也完全属于正常剂量。
昨天下午,拥有黑妹品牌的美晨集团工作人员更表示,公司根本就没有出口到新加坡的产品,“至于二甘醇对品牌没有什么影响。”
而奥奇丽的胡小姐则表示,企业已经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向中国香港海关提出了交涉意见。“但估计也不会对品牌的国际影响太大。”
而出现该事件后,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消息说,国家质检总局对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对中国牙膏所采取的措施高度关注,并已向美方提出交涉,要求美方以科学的态度尽快澄清事实,并妥善处理。
国家质检总局还表示,中国所有出口到美国的牙膏均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标签注册,允许在美进行销售。
而中国卫生部组织专家对牙膏中二甘醇的危害性进行的评估也表明,二甘醇属低毒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排出迅速,无明显蓄积性,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癌、致畸和诱变作用的证据。
尽管中方对此的态度十分明确,但接下来仍有巴拿马、多米尼加、美国和新加坡等地的相关机构建议当地市民停用涉及的国产品牌牙膏。中国香港海关随即也发表了类似建议。
牙膏只是导火索 警惕贸易战
“实际上,这是对整个中国日用品提出的一次贸易争端信号。”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昨天指出,中国牙膏出口绝对值并不大,但增长速度非常快,去年为我国出口创汇8000多万美元,出口成品牙膏5.3万吨。因此,美国等机构作停用的判断,势必会对牙膏的出口造成影响,从而使新加坡等地机构也跟风停用。
其实,这件事的大背景就是中美贸易顺差的扩大,双方贸易战加剧的一种表现,“而且,现代贸易战争也不会再是原来的、直接的一种形式,而转向了技术指标等绿色壁垒。”
不过,中国的日用品企业也要非常注意,一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保证,来避免成为贸易争端的导火索。
而且,“二甘醇事件”已经对国产牙膏国际品牌化造成了影响,未来企业也要树立品牌的国际意识,不能“觉得自己没毛病就不怕别人说”,对待此类事件的解决上也应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