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11月14日下午,在前门大街的老舍茶馆内,茶馆标准化推广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茶艺师服务及标准”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近100位来自各大茶艺馆的店长。
和静园茶人会馆的创始人、有着东北第一茶人美誉的王琼开堂授课,不讲茶道精髓,不讲理财之道,她所倾囊相授的只有“和静园茶艺师的服务标准”,因为在她看来,这就是培育忠实客户、给茶客带来温暖的关键所在。
把服务的细节固定为标准
问候时,行鞠躬礼约30-45度,语气真诚热情,使用规定用语:“先生、女士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微笑时露出八颗牙齿,眼神不能飘忽不定。
引位时,侧行于客人右前方1米左右,右手平伸引导,手心朝上微弓、五指并拢。
让位时,面向客人,侧身立正于门旁,伸手示意,请客先进。随客入室,拉椅、请坐、挂衣。所有动作要轻盈、利落,并询问室内灯光温度。
……
看似简单的一请一让,每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茶客们的体验,影响着服务质量。而和静园茶艺师的服务标准就如同军训时做的分解动作,把每一处都抠得严严的,规定得死死的。
光是一个鞠躬的动作,王琼就重复演示了好几遍,现场所有人也都自发起身、认真学习——双手平放大腿两侧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腰,弯腰时吐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慢直起上身。这些经营茶馆的后辈们心知肚明,通过标准固定下来的基础动作,是和静园经营几十年总结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提升服务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总经理助理田女士负责现场演习,她的一个鞠躬动作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据她介绍,鞠躬是所有茶艺师进入和静园所学的第一个动作,也是茶艺师服务时最为基础的礼节,一名称职的茶艺师首先要把化妆、着装、配饰、点餐、出品、配合……所有这些基础动作都学到位,融会贯通。
行业走向成熟需要标准作参照
雅室香案、美境茶韵,宁静的茶室散发着缕缕沉香,悠扬的琴音似乎触摸着古色古香的桌案,当举止端庄的茶艺师优雅地冲泡一杯香茗,一种舒心的感觉让人顿时忘却疲惫,身心渐渐放松下来。
在业内,和静园茶人会馆被称为“服务标准化的典范”,席间的采访中,记者问王琼,是什么机缘巧合让她产生了标准“情结”?这让王琼回忆起2003年时的一段“手足无措”。
“当时为了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茶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和静园成立了茶人俱乐部,它是和静园的升级版,是多功能、高档次的、以品茗为主的休闲娱场所。”王琼说,茶馆的规模很大,51间房间,在客人坐满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茶具如何清洗?服务采取何种流程?茶室内几百盆花卉如何打理?想要做好,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才能让茶馆在任何时候都能应对自如。
王琼说,一个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来为所有从业的机构提供参照,作为服务行业,茶艺师的服务标准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执行方向。
讲座主持人,茶馆标准化委员会的杨紫菡分析了茶馆行业的现实状况,她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土生土长的茶馆企业几起几落。茶馆也从最初的定位——喝茶的地方,发展成现在的多功能会所的概念,很多茶馆为了稳固客户,结合了书法绘画、戏曲歌唱、烹饪服饰、鉴宝古玩等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在的茶馆不仅涉及到民生、文化,同时也涉及到精神层次,呈现方式非常立体,继续标准规范。
将标准融入到文化之中
“我们茶馆新来的茶艺师应该如何培训?”
“新茶馆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客人?”
“开设中大型茶馆的成本高回本慢,如何才能长久立足?”
互动环节中,席下的茶馆店长纷纷抛出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与大家一起分享解决。
“一杯茶要花费500元到800元,相对于咖啡馆,这一数字并不占优势,如何才能吸引和留住茶客?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性的体验。”王琼认为,茶馆除了自身的商业功能外,更应具有文化功能,通过茶艺师标准化、人性化的服务,让茶客感受到茶道文化。
王琼讲,一个茶馆最终能立足的关键是人,而不是物,硬件是很容易制定和复制的,但是那只是一个建筑、几间有特色的屋子,只有专业性的人才能让茶馆有自己的灵魂,也才能吸引和留住客人。茶道活动中的茶艺师的礼仪动作、行茶手法都要规范适度,这样既表达了对宾客的尊敬,又体现了茶艺师的修养,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彬彬有礼的感觉。
据杨紫菡介绍,目前商务部已经出台了茶馆行业的系列标准《茶馆经营服务规范》(SB/T10654-2012)、《茶艺师岗位技能要求》(SB/T10733-2012),向业界传达出了服务标准化的声音,下一步茶馆行业要以标准实施为契机,推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标准是个好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拿过来参考、借鉴、复制。”现场来自北京一家小型茶馆的店长如获至宝,拿着相机拍下了讲座的所有PPT,盘算着把和静园茶馆茶艺师的服务标准搬到自己的茶馆里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