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不断研发并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更是一个企业前进的动力。但是,受种种因素影响,产品创新并不一定被市场认可。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有些企业费了很大力气研发出的新产品,不仅无法带来盈利,而且造成很大亏损,成为令人生畏的研发陷阱。
比如前些年某家电企业隆重推出的电视机、影碟机合一的一体机,其本意是节约成本、方便使用。但由于机身庞大,很不美观,再加上影碟机、电视机价格迅速跳水,使一体机毫无使用价值,市场上无人问津。再比如曾一度轰轰烈烈的维纳斯计划,既有微软这样的业界“大腕”牵头,又有众多电脑、家电企业捧场,应该说市场前景很好。维纳斯机顶盒的初衷是用电视做显示终端,让买不起电脑的众多低收入者成为网民。但是,各家厂商所忽略的是,有上网需求的多为中等以上收入群体,他们更倾向于买电脑上网;而用普通电视上网不仅清晰度不足,而且容易损害视力;更加之这些年电脑价格迅速下降,一台入门级电脑两三千元就可买到。这样,机顶盒在功能上既不实用,在价格上又不合理,自然要被市场抛弃。类似的情况还有并未流行开来的超级VCD碟片、奔四一拖二电脑、空调扇、三碟连放影碟机等等。这些产品或是由于先天的功能缺陷,或是技术上迅速落伍,或是价格上缺乏竞争力,往往是昙花一现,开始时轰轰烈烈,但马上便在市场上难觅踪影。
研发上的败笔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一件创新的产品,企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研发推广。一旦推广失败,不仅巨额的技术开发和营销推广费用回收无望,而且对经营者的创新热情也是一大打击。是这些产品技术上不先进吗?不是。一些创新产品凝聚了许多高新技术和专利。是这些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吗?也不是。实际上很多产品在研发前都做了市场调查。那么失败原因在哪里呢?关键在于,企业研发前没有对即将推出的产品做全面的适销性调查。也就是说,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看你这个产品是否值得去买。有的产品可能技术上十分先进,但成本过高,在价格上没有竞争力;有的产品可能很实用,但生命周期太短,尚未推广开,便被竞争力更强的产品挤出市场;有的企业研发、推广效率不高,研发前可能市场看好,但等到大规模推出时,市场需求已经萎缩;有的产品可能有市场需求,但存在先天的功能缺陷,或是与目标销售群体的使用习惯、传统风俗和消费购买力相分离。不能全面地考察待研发产品的适用性、适销性和竞争力,使得这些产品仅仅因为一些看似很小却致命的缺陷,就不得不胎死腹中。
是经营就有失误,是投资就有风险。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调查来规避风险,让研发投资成为利润的源泉,而不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