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欧洲“挂牛头卖马肉”风波,在全球刮起了监管“牛肉旋风”。与此同时,北京检验检疫局的科技项目《饲料中牛羊不同组织鉴别技术的研究》,也聚焦在牛肉上。该项目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检测出饲料中0.5%的肉骨粉含量,用以识别饲料中除添加了国家允许的乳源性成分外,是否还加入了贸易禁令范围内的肉骨粉成分。这一项目,就是为了防止疯牛病传入我国,并在食品源头上为老百姓健康上了一道“保险”。
经济损失巨大
近年来,疯牛病、羊痒病等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给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各国都采取严格措施对其进行防控,我国也不例外。为防止疯牛病通过饲料及其他动物产品传入我国,牛、羊肉骨粉是我国严禁在饲料里添加的成分。
“1996年,科学家发现人也可以感染疯牛病后,全世界都惊愕了。”北京检验检疫局研究员、著名疯牛病研究专家马贵平介绍,“人感染疯牛病,会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收缩等,最终死于精神错乱。“太可怕了!我们必须阻止疯牛病闯进国门。”
疯牛病感染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吃了被病源污染的食品,再有就是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牛感染疯牛病的主要途径是食用了含有牛羊源性肉骨粉的饲料。马贵平说,我国禁止从疯牛病国家进口活牛和牛肉,或者含有牛羊源性成份的饲料。
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3月,我国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就联合发布了规定,“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发生疯牛病国家或地区进口牛、牛胚胎、牛精液、牛肉类产品(包括牛内脏)及其制品、反刍动物源性饲料(包括牛、羊等的肉骨粉、骨粉、肉粉、血粉、血浆粉、干血浆及其它血液制品、脱水蛋白、蹄粉、角粉、油渣、磷酸氢钙、明胶,以及用上述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类饲料”以及“禁止从欧盟成员国进口牛、牛胚胎、牛精液、牛肉类产品(包括牛内脏)及其制品”;1996年7月,农业部发布规定,“禁止从有痒病的国家进口(包括直接进口和转口)羊、羊胚胎、羊精液、羊内脏(含肠衣)及其制品、肉骨粉、骨粉、羊脂(油)以及含有羊蛋白的动物饲料等”。
急需检测新法
《饲料中牛羊不同组织鉴别技术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李冰玲博士在谈到立项的初衷时说,此课题为了适应进口把关的需要、满足检验检疫实际需求。我国目前对进口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牛、羊源性成分检测,使用的方法为《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测定-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农业部行业标准)、《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 定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GB/T 20190-2006)、《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测方法:PCR方法》(SN/T1119-2002)所规定的标准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区分饲料禁令中允许添加的成分和禁止添加的成分,也就是说,这些方法对于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中来源于牛、羊的成分都可以检出,不论这些成分是来源于肉骨粉还是乳,但是不能对二者进行区分。在检测实际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客户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情况,影响了检测工作的权威性。为有效实施饲料禁令,实现科学合理的执法把关,急需建立一种可以对饲料中允许添加的牛、羊成分和禁止添加的牛、羊成分进行区分的检测方法。
水平国际领先
项目组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以对饲料中常用的牛羊源性成分进行组织来源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检测出饲料中0.5%的肉骨粉含量,能鉴别饲料中允许添加的牛、羊乳成分和禁止添加的牛、羊肉骨粉成分,以识别其中添加的是乳源性成分还是肉骨粉成分,满足了进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疯牛病危险物质检测的需要,以实现科学、有效的执法把关,解决检验检疫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此技术引起了专家们一致赞叹。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此研究满足了对饲料中牛、羊源成分进行组织来源鉴别的技术需求,填补了该项检测技术的空白,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目前牛、羊源性成分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只能检出种属来源,不能检出组织来源的问题,可对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是否来源于乳(允许添加的成分)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