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市生产领域酱油产品进行了本年度第二批日常抽样检验,共抽取了18家企业的19批次产品。
本次抽样检验依据有:GB 18186-2000《酿造酱油》、SB 10336-2000《配制酱油》等标准及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酱油产品检验项目为:色泽、香气、滋味、体态、氨基酸态氮、铵盐(以氮计)占氨基酸态氮百分率、总酸、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山梨酸或山梨酸钾、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净含量(单件负偏差)。
本次抽查19批次样品,经检验合格16批次,合格率为84.2%。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氨基酸态氮、菌落总数、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混合使用超标。不合格产品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及不合格项目见下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商标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
|
生产企业
|
综合判定
|
不合格项目
|
1
|
金标生抽
|
皇尊
|
500ml/甁
|
2012-10-17
|
广东德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不合格
|
氨基酸态氮
|
2
|
鲜味生抽王(酿造酱油)
|
祥丰
|
610ml/瓶
|
2012-11-2
|
广州市增城味丰源食品厂
|
不合格
|
菌落总数
|
3
|
特制头抽(酿造酱油)
|
灶基
|
830ml/瓶
|
2012-11-23
|
增城市正果副食厂
|
不合格
|
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混合使用超标
|
食品安全知识:
(1)氨基酸态氮是酱油产品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酿造类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足,多因下列因素造成:一是原料质量低,蛋白质含量不足;二是工艺控制不当,发酵不充分。
(2)菌落总数作为食品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出现菌落总数超标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生产环境卫生状况不佳;二是操作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因此改善生产企业卫生状况,配备完善卫生设施,规范对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关键措施。
(3)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混合使用:按照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录A.2条规定“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消费建议:
1、应注意产品的标签是否标注完整。完整的标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氨基酸态氮含量;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贮存条件、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发酵工艺、质
量等级、用于“佐餐和/或烹调”;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2、留意标注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和质量等级;氨基酸态氮是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是酱油的品质指标,该指标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好。按照我国酿造酱油的标准,氨基酸态氮≥0.8g/100ml为特级;≥0.7g/100ml
为一级;0.55g/100ml为二级;≥0.4g/100ml为三级。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最低含量不得小于0.4g/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