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全国粮食标准质量工作会议交流材料(八)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四川省粮食局

  伴随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和粮食消费主体层次化格局的形成,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粮食质量监管工作越显重要,粮食质量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2006年,我局在省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粮油质量安全为核心,按照构建全省质量监管"法制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在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源头监管、建全检测体系、抓好专项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出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为确保全省粮油质量安全做出了贡献。

  一、构建法制体系、打好执法基础

  为确保我省粮食质量的有效监管,我局着力在构建粮食质量监管法制体系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监管者的执政行为。我们抓住省政府制订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地方法规的契机,积极争取将质量监管纳入其中,进一步明确质量监管的职责、措施、费用等有关规定,收到较好的成效。2006年四川省政府制订下发的两个规范性文件中都强调了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四川省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6号)文件中明确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原粮质量、卫生执法监管的职责,明确从2006年起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因此,在省财政厅连续两年安排质量监管专项经费的基础上,2007年又进了一步,正式纳入了财政预算并提交省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206号省长令)中,专门设立共8条的"质量监管"专章和相应的4条处罚条款,增设的条款中在质量监管方面有三项大的突破:一是在全国帅先将粮食"转化"纳入管理范围,规定对用粮食作原料进行工业生产、酿造、饲料和养殖企业与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的企业一样进行监管;二是给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明显不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的粮食实施登记保存,七日内当事人不得销售、加工或转移的"暂扣"权力;三是制订了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或饲料卫生标准的粮食,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转作安全用途的强制条款。两个地方规章的制订,为确保全省粮食质量监管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构建监管体系、以有为促有位

  我局紧紧抓住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粮油食品安全问题入手,认真履行职责、协调关系,指导各地摸索行之有效的粮食质量监管体系,以"有作为"来促进"有地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探索粮食质量监管新机制。近两年我省先后推广了泸州市和宜宾市联合有关执法部门进行粮油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作法,特别是宜宾市粮食局在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下,从明确主管职责、建立会商制度,突出环节重点、建立协查制度,落实专项资金、建立监测制度,评价安全状况、建立信息处理及发布制度入手,确保了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探索出一条各负其责、统一联动、协调配合的粮食质量监管新机制,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力度,也树立了粮食部门在粮食质量监管中不可替代的主管地位。

  (二)扩大粮油食品安全舆论宣传。2006年5月,我局按照国家粮食局部署,紧紧围绕"粮油食品安全与农村科学储粮"主题,在全省广泛开展了粮食科技活动周,通过图片展示、专家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粮油食品安全知识。全省19个市州粮食局、100个县(市、区)粮食局、98个省、市、县粮油质检机构及300个粮油产业化龙头及仓储企业踊跃参加,共举办各类活动238场次,制作展板600个,发送粮油食品安全宣传资料上万份,让各级政府和参加活动的群众对粮油食品安全和粮食部门的监管职责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建立粮食质量抽查制度。按照《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的规定,我省从2005年起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粮食质量抽查制度。一是×××万吨省级储备粮新入库或轮换完成后,全部由省粮油中心监测站负责质量检验,抽查合格后才支付保管、轮换费用;二是定期开展军供粮油质量监督抽查,受到军队后勤保障部门的赞扬;三是适时开展粮食库存质量检查,2006年对全省×××多个库点、×××多万吨库存粮食进行了质量抽查;四是承担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的监督检测任务, 2006年我省各级粮食质检机构共检测各类样品21189份,其中:地方储备粮4745份、政策性粮食3703份、商品粮10991份、其他样品1750份。

  (四)认真开展原粮卫生调查。为了解我省原粮卫生状况,切实抓好粮食食品卫生源头治理,2006年我局按照国家粮食局部署,在全省开展了粮油卫生状况抽样调查,并针对个别地区粮食重金属超标的情况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开展溯源调查,进一步确认污染情况;我局先后两次向省政府上报了调查情况,调查报告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长和两个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并以《政务参阅》将我局的调查报告转发各市(州)党政领导和省级有关单位。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批示,有关部门将专题研究具体措施,我局也在着手指导有关地区研究建立检测、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五)积极参与粮油食品安全大检查。为确保重大节日期间的粮油食品安全,我局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广泛开展粮油食品安全大检查。21个市、州,120多个县市都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各级粮油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积极主动地为当地食品药监、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服务,承担抽查样品的检测任务并积极主动地派出精干质检人员参加联合执法检查。2006年全省共出动1500多人独立或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粮油食品安全大检查,共检查粮油2000个批次,通过查渠道、溯源头、添措施,有效地确保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

  三、构建检测体系、拓宽服务范围

  要确保全省粮油质量安全,必须有完善的检测体系,我局按照"突出一个重点、突出区域特色、突出合理布局"的原则制订了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十一五"发展规划,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省粮食质检机构检测仪器得到充实,实验条件有所改善,人员素质有了提高,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检测体系初步形成。

  (一)省站发挥龙头作用。在我局的大力支持下,该站从抓基础、强管理、拓业务入手,不断增强粮油检测业务能力,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具备国家实验室资格的粮油检测站。该站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先后承担省级储备粮检测、省食品药品监督局的食品安全状况抽查、粮食品质测报和原粮卫生调查、粮油质量市场抽检、政策性粮油质量抽检等任务,全年检测各类样品3668批次,检测单项27052个,圆满完成各项检测任务,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二)骨干市级站加快发展。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粮食质量安全关注程度的提高,也由于工作业绩得到认可,我省许多粮油质检站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编制、经费、场地等问题,确定为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充实了技术人员,添置了检验设备,增加了粮食卫生标准检测项目。特别是在国家粮食局建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的促进下,各市级粮油质检站积极争取政府支持,2006年末全省共新增仪器设备专项经费300多万元,有近10个市级站已基本达到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考核的标准。

  (三)加强站间业务交流。在我局的积极提倡下,我省已形成省市县"行政推动+省内互动+单位联动"的粮油质检机构交流模式,经常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粮食质检站长联谊会、考察学习,交流经验,促进了粮油质检机构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构建标准体系,服务耕者食者

  2006年初,我局号召全省粮食部门抓好五件实事,全力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粮油检验机构积极响应,按“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要求,积极为促进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的生产,提高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一)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为保证扦样、检验和汇总工作的落实,2006年我局将扦样、送样任务下达到县粮食局,由市级粮油质检站或大型储备库承担粮食产新调查检验和数据上报,省粮油中心监测站承担品质测报检验和数据汇总工作。全年共抽取724份粮食产新质量调查样品,覆盖13个市(州)、50多个县的40多个稻谷、小麦品种。抽取品质测报样品203份,覆盖10个市的59个县,种植面积约40万亩。通过开展粮食产新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获得上万多个真实而可靠的数据,为各级政府指导粮食生产、指导粮食企业开展订单收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二)推广标准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我局是省政府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近年来在引导骨干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推进"川粮优化工程",深入订单收购基地,与川粮米业、仙特米业等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一起,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研究制订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有关标准。特别是遂宁市粮食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市场畅销的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和农业部门一起建立粮食生产标准体系,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3万亩,由此带动10余万农户增收3000余万元,企业新增利税200余万元。二是组织粮食卫生标准培训和研讨,增强粮食标准化人员的标准意识,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执行标准的水平。三是宜宾、泸州、南充、遂宁等市粮油质检站专门开辟10多平方米的标准资料室,供农业部门、有关粮食企业、种粮农户查询。泸州市粮食局利用《川南粮食信息网》,向广大农户、企业发布本市及外域的粮食收获质量、标准信息。由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突出,我省川粮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个单位和5个个人获省政府表彰。

  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关系到广大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局在省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省区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区的好经验,努力以确保全省粮油质量安全为中心,以服务依法行政为己任,奋发进取,务实创新,努力提升粮食市场经济形势下全省粮食质量监管新形象,为促进粮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粮食标准质量服务网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