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春。江西婺源县考水茶场的茶农正忙着给茶园分撒有机肥料。这里山势平缓,远离城市,一条河流将茶园和村庄天然隔断,1200亩有机茶园嫩芽吐绿,长势喜人。再过几天,今年的春茶即可采摘,加工后供应欧美市场。江西检验检疫局把帮助和扶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作为服务“三农”,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出口的一项新举措,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国家认监委公布的两批共23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区)中,江西就有婺源县和万载县两个,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
婺源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山清水秀,雨量充沛,是著名的茶乡。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长期以来,婺源县实施万亩标准化有机良种茶园工程、有机茶业加工标准化清洁化示范工程、茶叶质量安全工程和品牌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了茶叶质量,使之成为县里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经过有机认证有机茶园基地5.2万亩,年产有机茶4100吨,产值4.1亿元,有机茶面积、产量产值位于全国县级前列,占欧盟有机绿茶市场份额的50%以上。
江西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张国清介绍,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中央提出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旨在树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示范标杆,倡导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和扩大出口。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项目是国家最高层面的认证,与国际权威机构互认,有着严格的申报和评审标准,准入门槛很高,品牌效应很大。江西检验检疫局把帮助和扶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三农”,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出口的一项新举措,通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典型事例引路,提高农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体现检验检疫部门的作用。在前期就主动介入,为示范区建设悉心指导,为项目评审热情服务,提前辅导,积极主动推介,争取国家支持。在此基础上,成立由种植、检验、认证等方面人员组成的专门技术服务工作组,与政府及企业一道,下基地、入农户、走田头、到企业、进车间、看仓库、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规范管理,修订制度文件,建档记录立案,查漏补缺,为现场评审做好准备。同时,帮助示范区规范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有机生产组织机构,实现有机生产“五统一”、“三禁止”:即统一农事生产规程、统一生产投入品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产品检测、统一有机生产风险管理和禁止使用化学肥料、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转基因种苗和技术。由此,江西的有机产品认证走在全国的前列。
据了解,在第二批全国报名的县(区)中,经过质检部门筛选保留了26个县,在文件评审阶段有7个县被淘汰,在现场评审阶段又有7个县被淘汰,最终确定12个。
江西婺源县大鄣山绿色食品公司是一家有机绿茶种植、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有茶叶基地28000亩,年出口量400余万美元,产品占欧盟有机茶市场的60%,这次和其他5家企业的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列入有机认证范围。公司董事长洪鹏介绍,得到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的称号,是极大的荣誉,是质量的保障,国外客户得知后更感兴趣,可以在品牌宣传、商务谈判、产品包装等方面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原茶的收购价是同品级普通茶的两倍。公司又扩大了8000亩的有机茶园,进一步做大做强有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