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福建厦门检验检疫局:蓝色经济奏响绿色乐章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记者从厦门市政府获悉,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为厦门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首批补助资金9000万元,厦门市本级财政明年起也将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厦门市海洋经济。

  厦门检区跨及厦门、漳州两地,漫长的海岸线上港口星罗密布,近年来临港船舶制造业、海上养殖业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海洋生物制药、邮轮游艇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筑海洋绿色屏障

  统计数字显示,1月至10月,厦门动物水产类商品出口创汇4.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3%。在欧债危机尚未走远、出口企业困境重重的当下,这无疑是一张甚为漂亮的成绩单。

  保安全是促发展的前提。厦门检区动物水产养殖业发达,养殖场比较分散。厦门检验检疫局着力加强出口养殖的源头管理。业界认为,目前漳州市漳浦县是全国最大的出口鲍鱼养殖区,而且主要集中在古雷镇及其附近湾区海域,已成为当地渔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鲍鱼养殖与销售产业链。古雷镇毗邻台湾岛,当地养殖户针对台湾市场大力发展鲍鱼对台出口。厦门检验检疫局经过风险评估,将鲍鱼涉台贸易纳入高风险管理。2008年底开始,他们针对部分鲍鱼样品可能被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代谢物污染而导致检测结果超标问题,专门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和专项监测,完成了漳浦鲍鱼养殖状况及质量监管措施调研报告。同时,根据风险可控和快速通关原则,进一步规范从源头质量到通关放行的全程监管。2010年漳浦输台鲍鱼仅84批,2011年迅速增加到166批,今年进一步增加至243批。在出口逐年大幅增长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该产品的区域性品牌,进入台湾的到岸货物,因此大多被台湾方面以直接放行方式便利通关。自2010年4月首批活鲍鱼顺利输台至今,以空运和海运方式经厦门口岸输台活鲍鱼货值接近1亿元大关。今年1月至10月,对台出口活鲍鱼207吨,同比增长48.9%。

  建国以来,厦门港监测到的赤潮越来越频繁。在1962年至2002年发现的20次赤潮中,2000年到2002年的3年内就有8次。特别是赤潮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养殖业和航运业活动最频繁的西海域是厦门赤潮发生的重灾区,不少学者认为这可能与船舶压舱水排放有很大关系。为此,厦门检验检疫人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联手,自2007年起研究船舶压舱水排放与赤潮藻入侵及蔓延关系,从26艘国际航行船舶上采集了52个压舱水及底泥样品,在国内首次从船舶压舱水中检出赤潮藻,为证实船舶压舱水排放能导致赤潮灾害蔓延提供了重要证据。期间共发表论文9篇,4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专家认为,其学术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可作为制定法规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拓海洋绿色通道

  每个集装箱节省成本200元,缩短物流时间1.75天,近年来,厦门检验检疫局携手厦门海关、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等有关各方加快口岸大通关建设,厦门实践引起全国关注。

  2012年9月,交通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在厦门召开现场会,推广由海事、港口、检验检疫等多方合作联合打造口岸信息化和检验检疫监管区等“两个平台”的厦门模式,与会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厦门检验检疫局全面推行“检验检疫监管区集中查验为主,非监管区查验为辅,全申报全监管,应用电子闸口,实施闭环式管理”的监管新模式,率先对进口葡萄酒实施分类管理,使检验周期从原来21天甚至更长减少为5天,为陆地港入境货物现场监管工作提供方便。码头业务流程重组,检、港之间通过电子查验、集中查验,提高了查验效率、检出率和码头作业效率,促进港口进口重箱比例不断提升,进口集装箱验箱在港时间缩短2.5天以上。

  在厦门检验检疫局与海事、港口等共同努力下,厦门港已经初步形成EDI等信息平台共享机制、执法联动机制、口岸通航设施保障机制、防止海洋污染合作机制和疫病疫情防控合作机制,初步铺就了一条助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加快形成了“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良好格局。

  有关各方不仅在助力口岸通关物流提速上取得卓越成果,而且共同组建了危险货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合专家组,合力开展危险货物检测鉴定、海洋污染源查找鉴定,成功处置了日本核辐射危机入境船舶放射性超标的棘手事件。去年5月,各部门合力成功处置了中国海域最大船舶搁浅事故,采取“预案响应、简化流程、快检快放、昼夜运作”的特别举措,开通出境船舶延期复检的检疫绿色通道,实现了检验流程与救援进程的同步进行,持续作业112个工作时,赶在台风到来前,完成对6艘次驳船转运总重达6595余吨燃油的容量计重,为船舶直接节省滞港费近10万美元,间接规避各类延期损失超50万美元。

  护海洋绿色产业

  临港产业的发展,不在海上,胜过海上。

  以漳州招银港为例。进口粮食是招银港区三个百亿支柱产业之一,厦门检验检疫局的下属机构漳州检验检疫局持续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促进大宗粮油谷物进口。2005年向上级争取获准筹建植物检疫实验室,解决进口粮谷表层检疫问题,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随着业务体量的不断增长,港区粮仓库容显得捉襟见肘,漳州检验检疫局又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解决库容问题,指导新建筒仓满足检疫要求,促进大豆进口。自招银港开检十年来,该局累计查验放入境大豆689万吨,为周边地区豆脂制油产业的迅速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十年磨利剑,招银港区现已开通国内国际集装箱航线14条,构建连接世界的海上新通道,十年间,全港吞吐量增长了10倍!

  2012年7月,在厦门检验检疫局积极推动下,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成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国际卫生港口”牌匾。这也是厦门国际邮轮中心向世界展示的最亮“招牌”。近年来,厦门检验检疫局为邮轮中心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便利通关监管的新举措:自行开发核与辐射监测系统,开展“随船检疫”,构建立体式卫生安全防控体系、闭合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直通式旅客通关服务体系等,有力推动了厦门邮轮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对传统的散货贸易、集装箱贸易,国际邮轮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是它的最大特点。1月至10月,靠泊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码头的邮轮突破46航次,旅客突破2.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加35.3%、2.42%。目前停靠厦门的邮轮一般只停靠12个小时,旅客上午下船游览,下午上船不在厦门过夜,这种方式游客消费较少,按照人均消费100美元计算,年内入境厦门的邮轮已经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就达250万美元。

  链 接 >>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不到1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万亿元。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是我国发展海洋事业、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政府将从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海洋产业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今年8月,福建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了“海洋强省”的奋斗目标,并着力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各项工作。11月1日,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国务院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在谋划推动海洋经济上,厦门取得更大发展,提出了“力争海洋经济增加值年递增15%以上,2015年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51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020亿元,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厦门市海洋总产值为648.6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为122.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2%和3.7%。其中,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为52.32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5.9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6.48亿元。

作者:郑雨茹 邢贺强 陈玮 来源:中国质检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