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本市场部分蔬菜出现缺货现象,价格走高,进口商有转向其它国家购买产品的趋向
据日本财务省发布的贸易统计速报显示,2006年日本进口生鲜蔬菜91.85万吨,同比减少14%。由于进口数量下降,平均价格大幅上升,涨幅达15%。
日本对蔬菜的总需求量变化不大,但由于我出口企业数量减少,检测时间过长,使部分商品在日本市场出现临时缺货现象。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近年来中国进口蔬菜量年增长率都在10%-20%,而2006年6月份冷冻毛豆的进口量仅为去年同期的60%,冷冻牛蒡只有11%,降幅较大。据东京青果物情报中心的调查显示,6月上旬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豌豆、胡萝卜等中国产蔬菜价格大幅上升,分别为去年同期的3倍和1.8倍。其中大蒜上涨5成、牛蒡上涨4成半、大葱上涨3成半,蚕豆、元葱、香菇、芋艿等的价格也上涨了1-2成,只有生姜的价格略有下降。由于中国大葱进口数量下降近40%,为3年来最低,东京市场日本葱的价格持续走高,目前的价格比2005年同期高出3成。日本的一些蔬菜加工和餐饮企业表示,以往采购的大葱日本和中国产各占一半,现在由于担心存在残留农药的风险,减少了中国葱的采购量,两者比例为7:3。另外,由于日本中小客户以中国生产工厂为配送中心,许多产品都以拼箱方式出运,而现在拼箱的货物的检测通关费用大幅上升,故中国生产工厂已失去价格竞争优势,部分日本订单向东南亚转移。
五、部分重点商品对日出口情况及走势预测
(一)蔬菜:
蔬菜是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的产品类别。2006年6-12月我对日出口蔬菜62.7万吨,出口金额6.1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数量下降6.4%,金额增加2.3%。具体统计如下:
表5. 2006年6-12月蔬菜对日出口统计
单位:公斤/美元
|
数量 |
金额 |
数量同比 |
金额同比 |
鲜或冷藏的蔬菜 |
320570258 |
227085682 |
-8% |
8% |
冷冻蔬菜 |
127664123 |
138987101 |
-5% |
-3% |
盐渍蔬菜 |
69908340 |
52533996 |
-11% |
-5% |
干燥蔬菜 |
23167115 |
132503453 |
-11% |
3% |
其它蔬菜 |
85296933 |
59660316 |
4% |
1% |
合计 |
626606769 |
610770548 |
-6% |
2% |
1、大葱
在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后的6-12月间,我对日共出口鲜葱(包括大葱和青葱)4.2万吨,金额2571万美元,同比数量增长4.1%、金额下降2.3%。6月、7月我鲜葱对日出口数量略有下降,8月开始回升。6-12月大葱对日出口数量为2.8万吨,金额为156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38.6%、19%;青葱出口数量为1.4万吨,金额为100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了30%、24%。
2006年6月以来,我出口的葱产品共有10例被检出农残超标,其中冷冻切断大葱甲胺磷超标1例;干燥大葱异丙威超标1例;青葱虫酰肼超标6例;干燥大葱虫酰肼超标1例;冷冻切段葱虫酰肼超标1例。
10月初,日本从我山东出口的生鲜青葱中检出两例虫酰肼超标,超过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0.01ppm的“一律标准”,日本厚生省10月20日决定,对我出口日本的包括大葱在内的葱产品及其简单加工品全部实施虫酰肼命令检查。受此影响,日本进口商和消费者对中国产的青葱安全性产生怀疑,再加上通关时间的延长严重影响了新鲜青葱的品质,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
虽然大葱与青葱无论在生长期、管理方法、食用部分、农药使用、包装规格等方面都不相同,我国海关也已于2002年将两个产品的海关编码分开,但日本仍使用一个海关编码。因此,大葱也被纳入命令检查,通关时间增加了4-5天,对品质产生影响。不过由于目前大葱产地的温度较低,虫害较少;且产地雨水少,耐保存,因此国内出口企业仍能继续正常发货。
2007年出口形势依然很严峻。首先,由于日本命令检查影响,青葱出口数量减少,青葱种植农户已遭受较大损失,因此,福建产区农户原计划播种的青葱,目前都停止或减少了种植面积,预计2007年3月份可供出口的青葱数量将大幅度减少;再加上通关时间长和熏蒸影响,产品的品质将大幅下降,企业出口风险将加大。
2、姜
2006年6-12月间,我对日共出口姜(包括生鲜、冷冻、调理)3.93万吨,金额2907万美元,同比分别减少了7.9%和28.5%。6月我对日出口数量略有下降,7月微升,8月以后数量一直下降。
日本厚生省于
3、未成熟豌豆
2006年6-12月间,我对日共出口保鲜豌豆1692吨,金额335.8万美元,同比分别减少了54.3%和26.5%。“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后我新鲜未成熟豌豆对日出口数量锐减,9月份出口几乎停滞。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半年内,我对日出口的新鲜未成熟豌豆共有7例被检出农残超标,其中氟硅唑超标4例;烯酰吗啉超标1例;甲氰菊酯1例;恶醚唑、塞灭宁超标1例,命令检查的项目呈增加趋势。12月27日起,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出通知,称加强对我出口日本的未成熟豌豆烯酰吗啉进口检查。目前,日本对我未成熟豌豆已实施氯氰菊酯、毒死蜱、氟硅唑等三项命令检查,以及甲氰菊酯、恶醚唑、烯酰吗啉三项监控检查,未成熟豌豆成为日方重点检查的商品。由于多项命令检查、监控检查,致使检验成本大幅提高,通关效率下降,出口无利可图。受此影响,2006年日本进口豌豆的数量同比下降34%。预计2007年出口数量仍将继续减少,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4、蒜苗
2006年8月,日本厚生省称在我输日的山东产蒜苗中检出嘧菌胺残留0.04ppm,超过其0.01ppm一律标准,因此加强对我输日蒜苗及其简单加工品的嘧菌胺残留的进口检查,抽检比例从5%提高到50%,并于8月22日开始实施100%的命令检查。
根据海关统计,2006年6-12月,我对日本出口蒜苔及蒜苗3609吨,出口金额455万美元,与上年相比数量减少4.5%,出口金额增加5.5%,平均单价提高10.5%。通常情况下,日本市场年前消费都比较旺盛,消费量会有所增加,但我蒜苔及蒜苗近来对日出口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命令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日本的正常出口。据企业反映,实施命令检查以后,在日本清关时间从2天被延长至5天,影响了我输日保鲜蒜苗的品质。
目前日本市场对我保鲜蒜苗的需求比较稳定,日本客户的合作也倾向于长期性,因此尽管日本对我输日保鲜蒜苗实施了100%的命令检查,我保鲜蒜苗对日出口尚未出现大幅波动。
(二)食用菌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每年食用菌生产量占世界的70%左右,达1,000万吨左右,产值在400亿人民币以上,是仅次于粮、棉、油的第六大农副产品。据推算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额只占世界食用菌贸易总额的40%。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达11.2亿美元,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之一,其中,对日出口金额为3.08亿美元,与上年相比,数量下降6%,金额增加7%。
2006年5月29日至12月底,我输日食用菌产品在日本已被检出30例农残超标案例,其中冷冻木耳1例、干燥木耳和毛木耳8例、干燥银耳10例、鲜香菇3例、鲜松茸2例、干燥松茸1例、冷冻调味松茸丝1例、干燥灵芝1例、水煮蘑菇1例、冷冻姬菇1例和香菇大虾馅点心1例。其中银耳、香菇、木耳、松茸及其简单加工品实施“命令检查”,姬菇及其简单加工品实施50%“监控检查”。我食用菌产品违规案例占植物类产品违规案例的30%以上,是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的出口品种。从品种来看,输日食用菌产品主要为香菇、松茸、木耳、银耳等。
1、银耳
2006年我对日出口干银耳141吨,金额115万美元,与上年相比,数量下降9.1%,金额增长25.3%。
日本厚生劳动省从
干银耳耐贮藏,延长通关时间对其品质影响不大,但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2、木耳
2006年我对日出口干木耳2272吨,比上年下降5.9%;金额15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
日本厚生劳动省分别于
干木耳因耐贮藏,通关时间延长对其品质影响不大,但2007年对日木耳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木耳是目前唯一被实施两种农药“命令检查”的食用菌产品,潜在风险超出其它同类产品。
3、香菇
2006年我对日出口鲜香菇1.7万吨,金额4493万美元,数量比上年下降21.1%,金额增长2.5%。对日出口干香菇7200吨,金额6667万美元,数量比上年下降6.1%,金额增长了27.2%。
由于从我国进口的香菇中查出两例农药(甲氰菊酯)残留超标,日本厚生劳动省先后决定从
自实施“命令检查”以来,10-12月我对日出口鲜香菇5544吨,金额137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1%和26.7%。对日出口干香菇2014吨,同比下降9%,金额为1905万美元,同比增长17.7%。由于货物通关时间延长,对鲜香菇的质量和货架期影响很大,专供超市的小包装鲜香菇因无法保证鲜度几乎停止出口。干香菇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鲜香菇供应减少,较大的市场缺口也刺激了干香菇的出口。
目前,香菇仍是日本消费量最大的菇类产品。由于自中国进口减少,日本市场上的香菇价格持续上扬,日本菇农因此受益而增加栽培数量。如果香菇的“命令检查”不能尽快解除,过去经营中国香菇的日本商社和超市会转向经营国产香菇,消费者也会对中国香菇失去信心而选择杏鲍菇等其他替代品种。因此,2007年香菇对日出口形势十分严峻。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性调查,国内香菇行业一致认为,我国香菇从整体上看是非常安全的,今后应避免以“埋地菇”作为出口原料。
4、松茸
2006年我对日出口松茸及制品(鲜松茸、冷冻松茸、盐水松茸)1687吨,创汇6364万美元。其中出口数量和金额最多的是鲜或冷藏松茸。全年我对日出口鲜或冷藏松茸1035吨,金额540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了24%和5%。
由于从我国进口的松茸中查出两例农药(乙草胺)残留超标,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从
松茸是纯天然的森林副产品,通常不会被农药污染。作为典型的野生菌,人工无法栽培,其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呈下降趋势,而需求量却不断上升。预计2007年我松茸产品在日本市场仍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总之,由于食用菌产品畗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增加机体免疫能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农产品,预计2007年我食用菌出口金额将继续稳步增长。但对日出口形势相当严峻,根据日本厚生省有关规定,木耳、银耳、香菇、松茸等商品可能会因违规案例过多,导致日本启动自动停止进口措施,特别是木耳(毛木耳)和银耳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企业加紧做好生产源头管理工作,建立可追溯的生产履历制度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三)蜂蜜
2006年由于国内蜂蜜减产、国标出台,蜂蜜对日出口3.58万吨,比上年下降13.6%;金额为52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2%,单价同比提高了40%。但由于一些日本用户增加了对沙星类残留的要求,加大了压价砝码,加之工厂面临年底还贷的压力,对日出口价格自11月下旬以来一路走低。
2006年年底,日本放缓了进口我蜂蜜速度。由于新产蜂蜜需4月上市,从我国内库存、对美出口形势和价格走势的判断,我对日出口价格有望回升。
(四)肠衣
2006年肠衣对日出口情况基本稳定,未出现药残超标情况。2006年月肠衣对日出口3669吨,金额为7139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8%和24.5%。
近几年我肠衣对日出口较为稳定。预计2007年对日出口金额基本与2006年持平,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五)茶叶
2006年我国向日本出口茶叶2.77万吨,创汇6570万美元,比2005年分别下降20%和17.7%。“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我国乌龙茶对日出口一直备受关注。
2006年我国茶叶对日出口下降与2005年日本绿茶进口量过大,库存增加有直接关系。尽管全年我国对日出口的蒸青绿茶中没有一批被检出农残超标,但由于市场需求减少,绿茶对日出口1万吨,同比减少11%。
日本是我茶叶出口传统主销市场,市场存在着客观需求,2007年我对日出口茶叶仍会保持一定规模。但受“肯定列表制度”及日本绿茶产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出口量可能较2006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六)冷冻草莓
在2006年6-12月的6个月里,我国对全世界5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4.25万吨冷冻草莓,总金额达4234万美元,均价995美元/吨。与上年相比数量减少37.3%,金额增长16%,均价提高85%。其中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市场,为8890吨,占出口总量的21%,出口金额1005万美元。与2005年相比数量减少16%,金额增加5.5%,均价增加25.6%。
今年8月,日方检测出我国一批冷冻草莓甲胺磷超标后,即对来自中国的冷冻草莓的抽检率由原先的10%提高到50%。
近年来我国冷冻草莓对日出口量比较稳定,但由于2005年草莓种植面积减少,气温反常,2006年产量大幅减少,对日出口量较上一年减少。然而,由于2006年的草莓收购价和出口售价大幅提高,农民开始增加种植面积,预计2007年的草莓产量将高于2006年,对日出口量将有所恢复。
(七)肉类制品
2006年6-12月我鸡肉制品对日出口12万吨,比上年增长1.5%,金额为3.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3%。猪肉制品对日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由2005年同期的3.97万吨,1.09亿美元上涨到今年同期的4.85万吨,1.36亿美元,增幅4.4%和5.9%。
(八)鳗鱼
2006年我国对日本出口活鳗1.23万吨,共计1.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4.8%和15.7%。其中6-12月出口7400吨,7500万美元,尽管出口数量同比增长7%,但平均单价却下降了15.8%。
2006年我国对日本出口烤鳗3.89万吨,共计4.97亿美元,数量比上年增长8.1%,金额下降1.2%。其中6-12月出口1.66万吨,同比增长22.9%,金额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平均单价下降13.4%。
自2000年之后,日本不断出台技术措施限制中国鳗鱼的进口,先后实施的药残命令检查包括恩诺沙星、孔雀石绿、硝矶呋喃等。2006年5月29日以来,我出口鳗鱼被日本检出违例事件共32件,其中烤鳗10件,活鳗22件。被检出的药残包括孔雀石绿、硝矶呋喃、硫丹等多个品种。其中硫丹是目前日本高度关注的监控项目之一,已被日本政府要求出口商自肃(其中对上海和广东的活鳗实行命令检查)。 “肯定列表制度”中与鳗鱼有关的116种药物中有74种农药,此次发现的硫丹即属农药残留,出口商也应加强对其它农药的重视。
日本市场来之不易,近几年日本媒体将中国产鳗鱼产品的药残问题夸大其词,将中国鳗鱼说成“毒鱼”、“浸在药液中的鱼”等等,造成日本消费市场对中国鳗鱼的不信任感在逐渐扩大。如果消费者对我产品彻底失去信心,多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目前中国烤鳗售价比日本产低50%左右,部分超市干脆不售中国烤鳗。至使我鳗鱼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流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附表1. 2006年中国食品出口分月统计表
金额:亿美元
月 份 |
日本 |
全球 |
日本占比 |
1月 |
6.3 |
21.6 |
29.40% |
2月 |
3.9 |
14.2 |
27.90% |
3月 |
6.4 |
22 |
28.90% |
4月 |
6.5 |
21.2 |
30.70% |
5月 |
6.6 |
20.3 |
32.40% |
6月 |
5.2 |
20.7 |
25.30% |
7月 |
5.7 |
21.1 |
27.10% |
8月 |
6.1 |
22.6 |
27.10% |
9月 |
6.1 |
23.2 |
26.20% |
10月 |
6.5 |
23.7 |
27.50% |
11月 |
7.7 |
28.4 |
27.30% |
12月 |
6.9 |
32.3 |
21.40% |
合计 |
73.9 |
271.3 |
27.24% |
附表2. 2006年6-12月食品大类对日出口分月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度 月份 |
2006年出口额 |
2005年出口额 |
同比% |
6月 |
5.2 |
6.4 |
-18.0% |
7月 |
5.7 |
5.8 |
-0.7% |
8月 |
6.1 |
5.5 |
10.5% |
9月 |
6.1 |
5.5 |
10.2% |
10月 |
6.5 |
5.7 |
13.7% |
11月 |
7.7 |
7.1 |
8.3% |
12月 |
6.9 |
6.7 |
3.1% |
合计 |
44.2 |
42.7 |
3.5% |
附表3. 2006年6-12月中国食品对日出口分省市同比
单位:万美元
排序 |
省市 |
2005年6-12月 |
2006年6-12月 |
同比% |
1 |
山东 |
160022 |
173282 |
8.3% |
2 |
浙江 |
48516 |
49292 |
1.6% |
3 |
辽宁 |
45892 |
46344 |
1.0% |
4 |
福建 |
38876 |
42874 |
10.3% |
5 |
江苏 |
17469 |
19597 |
12.2% |
6 |
广东 |
20673 |
19153 |
-7.4% |
7 |
北京 |
19825 |
16256 |
-18.0% |
8 |
河北 |
15829 |
14904 |
-5.8% |
9 |
上海 |
10497 |
10571 |
0.7% |
10 |
天津 |
8871 |
9342 |
5.3% |
11 |
云南 |
6819 |
6281 |
-7.9% |
12 |
吉林 |
5286 |
4378 |
-17.2% |
13 |
河南 |
3512 |
4333 |
23.4% |
14 |
海南 |
2618 |
3933 |
50.2% |
15 |
黑龙江 |
3143 |
3931 |
25.1% |
16 |
安徽 |
3178 |
3753 |
18.1% |
17 |
四川 |
4369 |
3595 |
-17.7% |
18 |
湖北 |
1772 |
1941 |
9.6% |
19 |
湖南 |
1858 |
1674 |
-9.9% |
20 |
内蒙古 |
1616 |
1428 |
-11.7% |
21 |
江西 |
2629 |
1355 |
-48.5% |
22 |
陕西 |
809 |
1243 |
53.7% |
23 |
广西 |
984 |
1113 |
13.0% |
24 |
新疆 |
928 |
963 |
3.8% |
25 |
重庆 |
556 |
496 |
-10.7% |
26 |
山西 |
423 |
309 |
-26.8% |
27 |
宁夏 |
206 |
152 |
-26.2% |
28 |
西藏 |
3 |
105 |
3080.5% |
29 |
贵州 |
94 |
72 |
-23.6% |
30 |
青海 |
52 |
59 |
12.9% |
31 |
甘肃 |
23 |
48 |
1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