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16部委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16部委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部委21日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后,又一事关中医药创新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明确提出,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多学科结合”的基本原则,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纲要》确立了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

  《纲要》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确定为中医药发展的优先领域。

 在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纲要》指出:国家和地方将加大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国际合作资金,形成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制定若干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成果、信息管理和推广、共享机制;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跨学科人才和海内外人才。加强中医药发展战略和机制研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推动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特色和优势条件,积极支持组建以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的区域科技协作共同体,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促进纲要目标的实现。

 我国将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孙闻)科技部等16部委21日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纲要》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是要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中医独特的医疗保健康复模式及其价值逐渐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在国际上争取中医药的合法地位。

 为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纲要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列入中医药发展的优先领域。

  相关部门将努力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建立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合作网络,加强与世界不同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国际科学共识为基础制定传统医药国际科学研究计划,针对传统医药应用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深化对传统医药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逐步建立传统医药的国际标准,提高传统医药产品的研发效率和生产、应用及管理水平;建立推动传统医药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在政府间框架协议指导和国际组织支持下,形成若干个具有权威性的国际传统医药科学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中医药发展纲要瞄准“看病难,看病贵”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孙闻)科技部等16部委21日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

 《纲要》指出,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有望实现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

 《纲要》同时指出,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的传统产业。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推动其创新发展,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对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纲要》指出,中医药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的突破,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将使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和价值观念得到传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专家认为中西医并存互补有利于我国医药创新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孙闻)参与《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起草的部分专家21日表示,坚持中西医并存,鼓励中西医在发展中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有利于我国医药创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认为,中西医同时存于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力推动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完全有可能创造出领先世界的新医学、新药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李衍达说,中医要发展需要融合西医的知识,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直到基因组学,以及各种检验手段,作为借鉴与补充,“中医与这些科学成果的结合可能是通向现代医学的一条新路。”

 李衍达说:“目前中医药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中医的证候理论可在人体蛋白质作用网络的分析中得到支持。”

  中医的证候理论是与西医针对的微观的病理变化完全不同的概念。王阶说,中医是将患者由某一疾病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实施综合治疗。而西医往往只是将疾病的病灶部位作为治疗的靶点。“与西医相比,中医的优点在于它更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对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上这一优势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认为,目前中医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疾病诊断手段上的不足,“中医应该运用西医的诊断和检查手段等为自身服务,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自己。”

 王阶也主张充分利用西医手段进行病症诊断,在治疗上发挥中医辨证论病、审证求因的长处。他说,“病证结合”的诊疗方法有利于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灵活性,为患者制订个体化医疗方案,而因人施治的个体化医疗观念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提倡,“这应该成为中医的发展方向。”

 刘耕陶认为,应该将中药创新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一方面要加强中药药理、药化等方面的研究,突出药物的有效部位和药理活性,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优势与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一些有效中药复方和单味药的研究,赋予中药现代医药科学知识的表述,以便得到国际医药学界的认同。

 对此,王阶主张在中医传统的复方配伍、增效减毒用药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中药有效成分配伍,并以此推动中药创新。中药有效成分配伍是新的中药模式,具有成分清楚、作用目标明确、质量稳定可控、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刘耕陶说:“预计10年或20年后,我国将有一批新的中药走向世界。”

 中医药发展面临三项挑战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孙闻)21日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中医药目前面临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高、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三项挑战。

 《纲要》指出,目前我国中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尚有待提高。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比较缓慢,还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医药还未能进入医药保健主流市场,其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亟待挖掘。

 中医药产业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中药产业链尚有待完善,中药农业刚刚起步,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合理利用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生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而“洋中药”返销进口有增长趋势。

 《纲要》指出,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集中体现在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现代研究一直没有突破;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目前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已经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药,这对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无疑是一个挑战。

  中医药有望成为我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孙闻)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21日表示,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学科领域,有望成为我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刘燕华说,现代科技因其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性还不能很好解答人体生命、疾病现象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中医药由于与西方医学采用了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加以补充和完善,是我国最具有原始创新潜力和可能的学科领域。实现其自主创新,既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关键,也关系到中国科技能否实现重点跨越,争取在医学和生命科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

  21日由科技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开创的良好局面、医学模式转变创造的有利条件和现代科技提供的有力支撑,构成了中医药发展的三大机遇。

 《纲要》认为,10年前国家提出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经过广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为推动中医药整体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药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可能突破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而使人类认识生命和疾病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得到充实和完善,进而走出中国特色的医药自主创新之路。

 《纲要》称,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药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变了西方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病”而忽视“人”的问题。现代医学提倡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个体化思想。这为中医药发挥对疾病、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和综合调理,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的优势创造了机会。

 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纲要》认为这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报告网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