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名牌不合格让中国人震惊”、“中欧名牌服装标准不一”……这两天,有关“上海公布24个国际名牌服装不合格”的消息频频登上欧洲媒体的重要版面。很多媒体认为,种种举动表明,中国正在告别服装标准缺失时代。
欧洲消费者认为难以置信
德国《财经时报》报道说,继去年年初多个国际名牌服装在浙江被查出不合格后,一些国际名牌服装再陷“质量门”。上海市工商局18日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包括ARMANI、ZARA、DIOR在内的24个国际名牌服装被查出甲醛超标、纤维含量不符等问题,合格率仅为57.6%。这些服装的销售价格一般都在100欧元以上,价格最高的达到6000欧元。奥地利《标准报》分析,这些品牌在欧洲口碑甚佳,在中国却变差,原因只有一个,有些商家在实行“双重标准”。而瑞士《视角报》认为,关键还是中国缺少监督。不过也有个别媒体质疑检验结果,认为这是“中国有意保护民族品牌”。
在柏林精品商店集中的库裆大街,记者采访了ARMANI、POLO等品牌精品专卖店的负责人,他们均表示难以置信。很多消费者则表示听说此事,但相信柏林店里的名牌服装质量过硬。他们都是这些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实际上,这些国际名牌服装在欧洲也属于比较高档的品牌,上班族很少问津。少数顶级品牌主要卖给明星、富豪和亚洲、中东的游客。一位叫爱丽克的女士对记者说,她经常去中国出差,但那里的欧洲名牌服装普遍比欧洲贵一倍。一套同规格的波士西装在德国也就400欧元左右,但在中国却叫价1000欧元。
国际名牌在中国大都“不地道”
德国考夫服装精品商店的负责人鲁卡斯告诉记者,以前,店里也出现过大品牌服装检验不合格的情况。有的是消费者投诉,有的是检测机构查出的。不仅有问题的货物要全部下架,情节严重的进口商还要被处以巨额罚款甚至最高达三年的刑事处罚。这种事情对产品声誉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商家越来越小心,近几年都没有再发生过。
德国著名品牌雨果·波士公司的新闻官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正宗本地生产的产品只有2%到3%出口,而在中国销售的,要么是中国加工生产的,要么来自毛里求斯、印度、土耳其等国的加工厂。那些法国的大品牌更是如此,为了降低成本,服装生产基地早就不在国内,一般都在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罗马尼亚等国,亚洲的工厂则有很多设在印度和土耳其等地。记者就有两条ZARA的裤子,上面就没写生产地,一般这种情况,法国人一看就知道是国外生产的。
记者还看了几个国际品牌服装的标识,发现大都标有德英法等几种语言,而且标注有代理商的名称地址、安全类别、产品等级以及清洗标准等内容。很多服装还有警告牌,比如洗衣会褪色等。一位消费者说,买了劣货或不满意,他可以在欧洲任何一家连锁店无条件退货。
中国应尽早完善检验机制
令记者纳闷的是,国内的《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脱胎于欧盟相关标准,而且比欧盟标准要宽松许多,但是出问题的国际名牌服装在欧洲市场上却没有被检出问题。
对此,德国纺织材料研究所罗森巴赫博士认为,据他们所知,欧盟标准一直很高,而且是越来越高。所以在中国出现问题,唯一原因是这些服装品牌实行不一样的标准。一些品牌看到中国消费者“贪贵求洋”心理,将一些“次名牌”销往中国。甚至,还有的企业将欧洲标准较低的过时淘汰产品销往中国。
他认为,国际名牌也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当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得不到有效监管时,企业就会很自然地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尤其是那些国际名牌“授权许可”在低成本地区生产的产品,往往销往监管不是那么严格的国家,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中国只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和质量监测体系,才能最终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在欧洲,官方机构负责制定法规,并按产品类别制定标准及样品审查制度。私人或半官方机构负责制定强制性及非强制性标准,并执行大部分测试、检验、管理任务。比如欧盟纺织品服装实验室、德国TüV技术检验机构等都接受官方机构委托对服装进行不定期检测,而且欧洲没有免检品牌。此外,像德国《测试》杂志等民间测试机构,也不断对名牌服装进行测试和曝光。
“好在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进程,标准的修订更新逐渐加快,质量检验、监督机制也在逐渐完善中。这对那些不合格国际名牌服装是一个严重警告。”罗森巴赫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