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有效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启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找准市场与“市长”的结合点

——浙江省质监系统有效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启示
 

  “以前我们的蓄电池产品按照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的要求,为确保产品质量,要把产品送到沈阳、天津等地检测,经常因为检测周期长、运输费用高等原因,造成生产销售成本高,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现在家门口就有了省级检测平台,不仅检测水平高,而且检测速度快,能为我们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浙江省奉化市溪口博鑫电源厂的负责人高兴地说。
 

  是啊,浙江省长兴绿色动力能源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成,为长兴县这个全国动力能源的主要产业集聚区及周边的同类企业带来了福音,为“长兴制造”蓄电池产业的腾飞,为当地质监部门更好地监管此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无疑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类似长兴绿色动力能源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这样的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在浙江省还有很多。浙江省各级、各地质检部门紧紧抓住当地民营经济发达、专业市场资源丰富、外贸依存度较高、块状经济明显的特点,大力推进“科技兴检”,构建适应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为质监技术机构做到质量安全监管得力、有力有效服务经济发展和做大做强自身,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20世纪末的技术,检测不了21世纪的产业”
 

  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为主体,集聚或联合其他资源,为服务对象在开展技术创新、质量提升过程中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化、计量测试、培训咨询等具有质监特色技术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仅是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更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建设‘质量强省’的根本保障。”浙江省质监局局长瞿素芬这样谈到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
 

  “质监部门‘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从监管工作中看,没有高端装备的投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20世纪末的技术,检测不了21世纪的产业。监管和服务形势迫人,科技兴检是提升质监部门监管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定要加强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建设,要把检测能力、科研能力等都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才能更好地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保障和支撑。”浙江省质监局总工程师陈振华深有感触地说。
 

  “到‘十二五’末,全省预计建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0个左右,目前建成的57个平台中,由质监检验检测机构牵头或参与的达30多个,质监技术机构在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条件与基础研究处处长王桂良介绍说。
 

  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得到了浙江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十一五”以来,全省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获得各级政府支持资金8亿元。浙江省质监局还联合省科技厅、财政厅,共同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其他政府资源的融合,促进了一批质监技术机构为主发起建立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累计获得财政专项资金支持3亿多元,在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力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切实增强了浙江省质监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性。他们不断强化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能力,近年来出色地完成了“三聚氰胺”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检验检测任务,并较好地完成了一系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测预估分析工作,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
 

  “产业需求什么,我们就上什么”
 

  最近,浙江省平湖市质监局干部郭耀良忙得不可开交。作为浙江省光机电质量检验中心筹备组具体项目负责人,中心实验室用房竣工验收、购买设备的招投标、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等,哪一头都够他忙得焦头烂额的。
 

  光机电是当地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迅猛,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推动升级”的工作理念,平湖市质监局早早就开始筹备申请在当地组建省级的光机电质量检验中心,以发挥质监部门的技术优势,为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谁能想到,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一国家级的检验检测机构,却设在了小小的浙江省海盐县。海盐素有“铁海盐”之称,紧固件是这里的传统优势产业,上个世纪60年代,海盐从第一家木螺丝厂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标准件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1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达140家,2010年全县紧固件产量约100万吨,销售额83亿元,产值约占全国的14%,占全省的27%。
 

  “产业的需求,就是我们质监技术机构工作的重点方向。”海盐县质监局局长汪仕贵早早地就在当地申请成立了省级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随着标准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检验中心的技术实力也日益增强,2006年3月,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落户海盐。2010年,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国家标准件产品质检中心又牵头组建了浙江省海盐标准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标准件行业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检验检测及技术创新服务,助推标准件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国家标准件产品质检中心拥有仪器设备价值1700多万元,实验楼面积6000多平方米,可以为企业提供检测、产品质量分析、科研开发、标准化、招商引资、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等多项服务,并着力在汽车、核电、高铁、风电、化工、航天等新兴领域标准件的应用上开展检测、研发服务。
 

  以24家国家质检中心、71家省级质检中心、近120个进驻工业(科技)园区(开发区)实验室为基础,围绕全省块状经济和主导产业集聚区搭建起的一批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合理,格局初显。
 

  “产业需求什么,我们就上什么。”紧贴产业,服务产业,浙江省质监局局长瞿素芬的一席话,道出了浙江省质监部门大力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主导思路。
 

  “角度”一变天地宽
 

  浙江省质检技术机构在“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十一五”后3年中出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生动地告诉我们,思路一变天地宽,只有跳出质监部门,从市场和“市长”两个角度去审视质检科技战略,才能真正做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质检科技发展大业。
 

  转变思路,勇于实践,浙江质监技术机构的做法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启示一,从找“市场”回到找“市长”,重新明确质检科技的公益性定位。从市场回头找“市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开“倒车”,实质上是对质检科技公共性、公益性定位的重新明确。一是地方党委政府从保障质量安全和经济转型升级出发要求质监技术机构切实履行“为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三大职责,而这三大职责的履行,是不能够完全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二是检验检测已成为现代产业链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产品设计研发、型式定型、标准化、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基础作用,由于许多领域的公共检测能力建设起点高、投入大、公益性强,民营和社会资本投入意愿不足,公共检测服务就有效弥补了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缺失。
 

  启示二,从“市长”需求出发布局,公益定位获得公共财政大力支持。正是能够从“市长”的角度考虑科技质检发展,让浙江省质监局及时抓住了全省大力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机遇,赢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浙江省质监局与科技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检验检测作用,推进公共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通知》。该文件的出台,为推进质监技术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启示三,按照“市长”要求去服务“市场”,公益定位发挥出巨大的公共影响力。公益定位,让质监技术机构实现了从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向充分履行职责、注重社会效益转变,能够心无旁骛地钻研科技,从而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质量安全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公共影响力。
 

  公益性要求把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与浙江省创业创新的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发展。如国家皮革质检中心充分利用省级皮革科技创新平台优势,与浙江省大型皮革企业海宁蒙努集团合作开展节水少污泥高档牛皮家具革制造鞣前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制革节水60%以上、低排污、无石灰准备工艺技术,为企业获得了专利、资金等多方面的效益。公益性定位还有力推进技术机构在专业上做深做透、在技术上做精做专,打造了一批与浙江产业特色相衔接、与职责履行紧密相关的核心优势项目,推动系统技术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江质检技术机构建设创新平台的三个阶段
 

  公共厨房型
 

  此模式为浙江质检建设创新平台的基本模式。政府集中各种资源建设高水平的检测实验室,可以为企业提供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和产品出厂的全过程检验服务,包括研发、中试、定型等关键环节的分析试验;根据创新的实际情况,企业也可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利用检测机构的技术装备自行实施检测。
 

  此模式能发挥集约优势,提高了检测机构人员和装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了同一产业内企业在检测装备和技术人员方面的低水平重复投资,降低了企业的创新研发风险和生产成本。
 

  检测服务加研发型
 

  此模式是在提供“公共厨房”服务基础上,同时采用集合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多方力量的方式,围绕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前瞻性需求由技术机构牵头组织开展研发活动。
 

  特征是要求质检机构具有相当的研究型人才贮备,并具有产业质量分析诊断能力和质量改进指导能力,能够从日常检测中发现问题,能够从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中提出问题,最后还能够集合相关资源解决问题。
 

  综合服务型
 

  此模式要求技术机构在提供检测基本服务和具体研究的基础上,在产业宏观质量分析和安全预警、标准化技术服务以及帮扶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能够综合运用检测、标准信息、计量认证等多种质监工作手段,推广先进的共性技术,实现整个行业、产业质量提升,同时保障全省质量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

作者:段曙东 曹吉根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