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超市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鸡蛋有五六个品种,来这儿买鸡蛋的人一般都不问是不是绿色食品,也极少有人注意绿色食品标志,只要鸡蛋新鲜且价格便宜就卖得快,真正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神丹牌土鸡蛋,卖得并不快。”11月15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世纪联华超市的鸡蛋销售区,一位售货员对记者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饮食上开始追求高质量、健康化,于是,市场上各类打着绿色食品旗号的产品纷纷走上了各大超市的货架。记者日前调查时发现,这种所谓的火爆,大都停留在绿色食品这个概念上,实际的市场状况却难尽如人意,让想进入绿色食品市场的广大消费者、生产厂家和商家感受更多的是迷茫。
消费市场:价格过高遭受冷落
记者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各大超市调查时发现,市民消费量最多的蔬菜、油、鸡蛋、休闲食品等几类绿色食品的价格往往高出其他普通同类食品,其中绿色蔬菜要比其他普通蔬菜价格高出1.5至4倍。在丹尼斯超市的蔬菜销售区,被告知是绿色蔬菜的货架上(包装精致的蔬菜上没有绿色食品的标识),绿色苦瓜的售价为每公斤9元,而普通苦瓜的售价则为每公斤4.5元;绿色樱桃番茄的售价为每公斤7元,普通的樱桃番茄的售价则为每公斤2.2元;绿色黄瓜的售价为每公斤5.8元,普通黄瓜的售价则为2.5元;绿色大葱的售价为每公斤7元,而普通大葱的售价则为每公斤1.7元。标有无公害的华曦牌鸡蛋8枚标价7.6元,而其他普通鸡蛋8枚则只需5.6元,散装普通鸡蛋则更便宜,每500克的价格为2.90元。该超市果蔬部的负责人庞先生告诉记者:“每天绿色蔬菜的销售量不足该超市蔬菜销售总量的20%,目前,影响绿色食品销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绿色蔬菜价格太高。”对此,一位前来选购蔬菜的老大妈也表示:“买一斤绿色蔬菜的钱可以买普通蔬菜两三斤,为啥非要多花钱呢?”
消费者:绿色食品知之甚少
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分辨不清,这就为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记者随机访问了十几位消费者,他们只知道绿色食品是环保型、无污染的食品,比普通食品质量好,而对于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的区别是什么,怎样鉴别绿色食品等常识却一无所知。一位王姓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食品上的标识太多,有安全食品、放心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天然食品等,我们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食品好,超市里的食品应该是有保证的,所以买东西常到超市里来,根据自已的所需去购买,不会刻意地选择什么绿色食品。”一位张先生说道:“我购买食品时特别注意,绿色食品即使贵一点,我也会选择它,我只知道绿色食品上有个绿色食品标识,但这个标识是真是假却不知道,有时也疑惑过。”一位姓李的先生讲道:“我购买食品从不看标识,听说绿色食品好,它具体好在哪儿,我也不知道,且它的价格太高,我们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再说绿色食品就真的达到绿色了吗?”更有甚者,有的连经常食用的蒙牛、伊利牛奶都不知道是绿色食品。
为此,一些消费者及业内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及商家对绿色食品知识宣传得太少了,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比较模糊。他们建议,应为绿色食品设立专门的销售市场,并汇聚全国各地的绿色食品,真正体现优质优价。此外,商场应把好绿色食品的质量检验关,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以保证绿色食品市场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从而增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消费的信心。
生产厂家:难言之痛
绿色食品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对绿色食品的热情都很高,但他们在生产经营中也感到了步履维艰。目前,市场上食品的品牌太杂,无序竞争常导致绿色食品市场混乱。如:以其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生产的无公害原阳大米在全国市场销售都不错,可一个县级市竟有多个品牌,消费者无从辨认,这给了假冒者以可乘之机。
“绿色食品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一种农副产品要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可不那么容易。”一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且不说一种农副产品要想获得绿色食品的身份,需经过申请、现场检查、产品抽样、环境监测、产品检测、审核颁证和公告等严格程序,仅那一整套严格的标准就不是哪块地都能达到要求的。绿色食品从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包装和储运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构成了一个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标准体系,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不符合标准要求就不能成为绿色食品。这也是绿色食品价格高的一个原因。”
据了解,申请绿标因情况不同,费用也各异,申请一个绿色食品标识一般要花10多万元,少则也得四五万元,而且使用期限短,还要一年一申请,这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倒不算什么,但对于农村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却是一种负担。
令生产厂家最头疼的是,假冒绿色食品冲击市场严重。由于假冒产品的存在,真正的绿色食品卖得就十分艰难。如2000年轰动全国的“毒大米”事件,就是有人从山东购进大米,换上了河南原阳的包装,使其受到了极大影响。
监管部门:难度大,无据可循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管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绿色食品从生产、包装到出售都有严格的要求,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不是绿色食品。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绿色食品出现问题,很难确认其究竟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发生了问题,还是食品本身的问题。再加上目前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概念和标准不甚了解,缺乏判断能力,所以监管部门也很少接到有关绿色食品问题的投诉。这一现状也给质量技监等部门开展绿色食品打假增加了难度。
这位负责人说,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应该增加绿色食品信息的透明度,把合格、优质的绿色食品公布出来,以便使广大消费者有据可循。处于消费第一线的广大消费者,是问题食品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应该对绿色食品市场进行监督,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只有广大消费者的监督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净化绿色食品市场。同时,监管部门还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冒用绿色食品认证标识及乱贴绿色食品标签的行为要予以严厉查处。
他还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因商品外包装上印有绿色等字样就轻易购买,要仔细查看是否有国家认证的证号;如买到不符合标识、标注规定的食品,可持票据到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相关专家:仍需宣传普及
河南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绿色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绿色消费是市场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面向生产者宣传绿色食品的生产知识,宣传在开拓市场、增加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增强生产者申报和发展绿色食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面向消费者宣传绿色食品的质量卫生优点,引导消费者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加快优质优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
绿色食品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绿色食品企业的管理与监督。教育企业规范印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重视绿色食品市场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引导,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