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一般可分为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两种。人际关系的产生来源于人生活的社会化,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个体交往中产生的。因此,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要交往就得有沟通。古时候,“飞马传书”就是通过快马和驿站传递沟通朝廷与地方的信息;“烽火戏诸侯”就是通过烽火台的烟火传递沟通边境的敌情;一个家庭为消除代沟,父母与儿女需要沟通,丈夫和妻子为和谐、温馨需要沟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内外事务商议、上下信息、左右关系的协调中需要沟通;在国际风云中开展外交斡旋予以沟通。总之,古今中外,在各种社会关系和活动中,沟通无所不在。
沟通可以起到凝聚、调节、促进、制约和服务的作用。目的是交流信息、搜集有益的情报,弥补认识上的局限;得到启迪和互补,以减少失误;消除误会和隔阂,达到谅解和共识;统一行动,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个人及群体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然而,沟通是一回事,是否起到沟通的作用,达到沟通的目的,却又是另一回事。现实生活证明:夫妻间沟通失效产生了冷战、甚至暴力,幸福、温馨离他(她)而去,达不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同事间沟通无效,产生较劲,团队精神难以形成;国家里如不能及时与百姓或团体协调沟通,化解矛盾,就难以国泰民安;国际间外交沟通渠道梗阻,就会产生对抗,人民就遭殃。所以,人们更应在乎沟通的有效性。
ISO/TC176的质量管理专家们深刻认识到沟通的社会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在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提出了内部沟通和顾客沟通的两项要求,明确提出最高管理者和组织应确保“建立沟通过程”,“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并“实施与顾客的有效安排”,应对“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
作为认证活动中的审核双方,如何实施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努力。
1.审核双方应加强提高沟通的意识和观念。人们的沟通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所支配的。只要人们认识到有效的沟通对人们的有效的生活,对认证审核,对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人们才能致力于沟通的有效性。
2.为人要正直、诚实。这是为人处世最根本的。正直,就是不在审核工作中搞歪门邪道。在待人接物上,不吹拍,不盛气凌人。诚实是建立友谊的桥梁,审核员的诚实才能博得被审核方的信任。
3.要谦虚谨慎。这是审核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审核员是服务于被审核方,不可产生盲目的优越感。自恃高傲是有效沟通的大敌。要平等待人,不可有教训人、讽刺人、给人以轻蔑的语气和眼神。不然,无形中就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造成交往沟通的中断和疏远。
4.要以礼待人。这是保持和发展人们沟通的基础。对对方表示尊敬,对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对困惑者给予关心和尽可能的帮助,这都能给对方以热情被尊重的心理满足,从而在沟通中增添了润滑剂,增进了友谊,达到沟通之目的。
5.讲话要有分寸。语言表达是思想感情沟通的一种方式。说的是否得体,恰到好处,将直接影响沟通效果,因此,说话要有分寸,不可迁就自己“难改本性”,而“心直口快”不受约束。俗话说得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表达时既要依据客观事实又要顾及对方得自尊心,且要给对方留下回味得余地。要多用平缓、轻松的陈述句,让对方易于接受,少用祈使句和反问号,以免让对方产生盛气凌人,咄咄逼人之感觉,使沟通不愉快。
6.沟通要及时。沟通的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时效观念淡薄,便会贻误良机。审核时应及时沟通各审核组的现场信息、作必要的补充、验证,同时及时与被审核方沟通,以减少抽样的风险,对组织内部的质量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以及数据分析等问题与措施,应及时通告相关部门,在与顾客签订合同前、合同实施中、产品交付后的服务中与顾客沟通信息尤为重要、以免延误顾客需求、影响工期而遭致顾客的不满和报怨。
7.要换位思考。沟通是双方的。遇事如能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看问题,用心去体会,就可以理解、包容、包涵对方,问题就不难解决。换位思考、理解万岁是当代人的普遍要求,也是人们顺畅、有效沟通的一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年代。在生活的海潮中,人们的撞击在所难免,信息的沟通更加频繁、更加复杂。让我们努力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学会做人、做事,努力掌握上述有效沟通的七个方面,成为沟通高手,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实现沟通有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