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12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日本经营行动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第二十一次中日企业管理讨论会”在兰州举行。与会的中外专家、企业代表对我国二十多年来开展的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据了解,到2006年,我国企业在进一步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中国企业联合会举办的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工作已进行了12届,813项成果,加上地方和行业的一共有1万多项,这些成绩表现在那些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日前,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理事长胡新欣。
记者: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20多年来,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经过了哪些历史阶段?
胡新欣: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六五”期间,是第一个阶段,也叫准备阶段、全面整顿阶段。第二个阶段也叫预演阶段,标志性事件是80年代中后期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倡导和推广。整个90年代可称为第三个阶段,也是模仿、学习阶段。这期间,《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企业管理现代化已经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纳入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五”期间和本世纪最初几年是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企业管理进入到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并重的阶段。一些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管理界老前辈袁宝华提出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企业管理目标,关注中国企业独特的成长规律,致力于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寻找管理灵感。
记者:那么,你认为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胡新欣:从中国企业联合会已经举办的12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审定工作来看,813项成果,加上地方和行业的一共有1万多项,一批与世界管理潮流几乎同步的成果脱颖而出,所占比重虽不大,但涉及的领域较广,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的大趋势。比如宝钢集团的重组整合、上汽集团外包管理、上海移动的协调管理、燕京啤酒清洁生产管理等。从近三年的成果看,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这些成绩同时也是经验和未来坚持的发展方向。
一是围绕企业做大、做强、做专,瞄准同行业国际一流,实施“赶超工程”。二是通过战略和资源重组,冲出与竞争对手的“胶着”重围,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三是和谐发展成为指导企业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四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进入了管理学范围。一批企业已经成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先行者。五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寻找适合本企业“走出去”的恰当方式。比如联想、海尔、云南铜业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已经有良好表现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六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实用化,使得企业的运营模式、交易方式产生重大改变,管理的边界、资源的配置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乃至全世界。七是知识员工管理成为今后管理创新的最大挑战。
记者:这些管理创新工作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胡新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这些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为支撑,交替进步。首先,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比如,在投产阶段,生产、流程、员工培训、物料供应、品质保证等方面的组织工作都面临新的调整等等。其次,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活动循环提升。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技术进步总是向管理提出变革要求,管理通常以组织变革方式保证技术创新顺利实施。
除此之外,后发效应明显、区域差异性大、“阶梯状”特性明显等也是其鲜明的特点。由于中国推进现代管理起步晚,前期带有明显的“仿效”色彩,总体看,走的是由“后发”到“争先”的路子。特别是从2003年~2005年3届的367项成果来看,分布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发达省(直辖市)的就有229项,占62.4%。
记者:回顾20多年现代化管理实践,过去的历史有哪些启示?
胡新欣:首先,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是历史必然与自主努力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进外部经验与自主变革相结合的过程。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挑战自我,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是一个永续提升的过程。
其次,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是企业“一把手”主导、推进的过程;是产、学、“官”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过程;是对实现管理目标的路径、方法、方案选择的过程。目前特别需要探讨的是政府如何创新为企业管理提供帮助的服务模式,政府、学术界、中介、企业同唱一台戏,角色定位清晰,各施其长,恐怕这也是创新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