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食品产业虽然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与所有人的生存有关,它又是一个最为大众的产业。为了提高食品产业的发展质量,许多专家正在用不同的方式潜心研究各种问题。作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原院长,孙熲教授有着食品产业的技术背景,而他退休后从事的事业可能会有着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他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的问题。
记者:您退休之后除了在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任职,还担任着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任主任,站在您的角度讲,我国食品产业的科技转化体制现状如何?
孙熲:我国现在要朝科技创新型国家转型,然而,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才1.5%。食品产业也一样,在创新和技术转化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体制不健全。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的食品企业还不具备成为创新主体的条件,而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研究所经费有限,很多研究所都得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所以实用型的技术研究比较多,而对创新研究和具有知识产权的研究就比较少。也就是说,在企业和科研研究机构之间缺乏一个有效地联结点,如何帮助研究机构从事具有足够科技含量的研究并在企业当中找到落脚点,这就是我现在所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要通过资本的运作来实现技术和项目的规模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化为生产力。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把生产力促进中心定位于不同于学会和协会的一个中介机构,最终的目标是有效地进行技术项目的资本运作。
记者:生产力促进中心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哪些项目的推广?
孙熲:一些工作正在逐步展开。7月份在大连举行的中国乳品产业健康发展研讨会上,我们组织企业讨论,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讨论和牵线搭桥,伊利、蒙牛和光明作为国内最大的乳品生产企业,分别承担了一个专项课题。这些科研项目既涉及标准研究,也与产品技术创新有关。
记者: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牛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使得一些牛奶降价降到了和矿泉水差不多的地步。
孙熲: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拼市场、拼价格,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最后肯定要拼质量、拼技术。牛奶业正在一个整合的过程中,我预计全国会剩下30~40家牛奶厂。我们提倡牛奶产业扶强扶优,就是大企业要带动中小企业,改造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在一定时间还会存在,因为鲜奶的运输半径最大是300公里。
记者: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我国食品产业还有什么突出的问题?
孙熲:我一直认为,食品监管的主体要明确。比如,有一阵子猪肉经常出问题,我们就批评说七八个大檐帽管不好一头猪,我认为,可能就是在体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相反,每年内地供应港澳地区的100多万头猪,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作为主体管理部门,就管的很好。因为其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从养殖场就开始管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生产企业,很多部门都去查,但哪个部门似乎又都无法负起责任,还搞的企业苦不堪言。当然,中国这么大,食品安全问题一个部门肯定是管不好的,应该有一个主抓的,其他协调配合。
记者:这毕竟是体制上的现状,一时间不好解决。具体到技术层面呢?
孙熲:标准、检测方面还有很多要完善。比如因为氯霉素、孔雀石绿等问题,我们国家水产品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国家蔬菜占世界产量的24%,但是出口量只占3‰;国外的超市里,三分之二是新鲜蔬菜,三分之一是罐头装、冷冻类蔬菜。我们国家地处亚热带,蔬菜生长环境是最好的,可是年产3.75亿吨蔬菜,好多都卖不掉,都烂掉了。
此外,中国的食品企业95%都是中小企业,仅有3%~5%是大工厂。几乎所有的果汁和乳品生产机械都是进口的,而且前些年盲目引进了很多条生产线。在技术装备上提高我们的技术含量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主要召集人之一,能否透露一下其进展如何?
孙熲:草稿已经起草完毕,本月中旬将最后定稿送国务院批准,一旦发布之后,会对我国的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管理起到纲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