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问题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国家形象和民族荣誉的大问题。实施名牌战略,是振兴民族工业、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建议,国家要加快制定《中国自主品牌培育发展战略规划》,并尽快启动中国名牌认定工作。
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钢铁、机械、有色、轻工、纺织、电子等重点产业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依靠低价竞争和贴牌生产企业更加困难,充分暴露出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名牌产品匮乏的深层矛盾。
“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从战略的高度谋划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名牌工作,制定中国自主品牌培育发展战略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熊维政告诉记者,在他的设想中,这个规划应该围绕国家实现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在煤化工、装备制造、钢铁、食品、纺织服装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上,加大名牌战略的推进力度,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像海尔牌电冰箱、华为牌程控交换机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主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和市场占有率高的自主品牌,实现产品质量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名牌带动力、国际竞争力的明显提升。
而迅速启动中国名牌的认定工作,也是两会期间熊维政提交的建议内容之一。他介绍,“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创新,我国初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事实证明,名牌评定工作是有效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他认为,应尽快启动中国名牌的认定工作。对于实现的路径,熊维政提出,可以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依托,以政府积极推动、引导、监督、规范为保证的科学产生机制。
作为企业的领导人,熊维政认为,扎实推进名牌战略,企业必须承担主体责任。比如积极借鉴成功品牌的建设经验和运作方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增强品牌的市场控制力;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升制造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而政府在其中要扮演好“引导、监督和扶持”角色,促进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比如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标准的制定和体系研究工作;加强检测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品牌培育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