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腐”,腐朽、腐败,由内而外的溃烂。那如何反“腐”呢?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看来运动的、有活力的东西才不会“腐”或被“腐”,关键在于“动”。至于怎么“动”则是一门大学问。
反腐倡廉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大案要案也破了多起,大贪小贪也抓住了很多个,那为什么还有人前“腐”后继呢?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威慑力还不够大吗?当然不是。“腐”很难反,因为“腐”是内在的,多是躲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找到它、戳破它是要费些工夫的。导致前“腐”后继的原因大致有几点:1.对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认识有偏差,甚至存在误区;2.监管方面存在漏洞;3.权力还存在寻租空间。
对达摩克利斯之剑的认识偏差可能有几种情况:其一,由小贪到大贪,始终不见达摩克利斯之剑掉下来,麻木的同时也变得熟视无睹;其二,贪念过大蒙蔽了双眼,以致心里选择性过滤到了那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三,认为自身本领够强,能借到“风”,东风也好,西风也罢,只要有风,剑就不会垂直掉下来,就不会扎到自己;其四,看到有些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吊的更低、吊线更细,但却一直也没掉下来,相比之下自己要安全许多;其五,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吊线不是马鬃而是钢丝。认识上的偏差从小处讲是因为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往大的方面上看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心存侥幸心理最终后悔也只能是自己。诱惑在前时要学会往上、往后看看,也许会更加珍惜现在的自己。
对于监管漏洞,曾有人生动的描述为:下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上级监督太远。目前已有部分地方在试行纪检监察派驻制度,即上级相关机构往下级派驻纪检监察小组,对于下级的人事、财务、支出、重大立项等进行监督,而派驻的纪检监察小组人、财、物大部分由上级相关机构解决,工作上只对派出机构负责。这不失为解决监管漏洞的一剂良药。毕竟“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短”,现在“吃”、“拿”都由上级相关机构解决了,监督起来就不存在“嘴短”、“手软”了,底气就更足了。派驻制度虽好,但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推敲,譬如,派驻的同时要不要再实行轮岗制,下级单位不配合纪检监察小组工作怎么办等等。
如果说贪念、私欲是腐败的内因的话,那么权力存在寻租空间无疑为腐败提供了客观条件。要是各个部门都是“清水衙门”的话,腐败估计就会少很多。那怎么才能让各个部门都变成“清水衙门”呢?一是分其权,二是分其财。“分其权”现行的大致有两种做法:1.权力下放,部分地区实行的大部制当中就有相关的举措,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办公前移。但客观上也起到了避免权力集中、弱化权力的作用;2.转变政府职能,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弱化或斩断其与政府的联系,压缩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至于“分其财”,个人认为应在相关问题上多引入第三方机构,充分利用市场化来运作。政府部门只负责项目立项,而项目监管实施由第三方机构负责,项目验收则交由上级政府财政部门或其指定的相关机构,工程款由上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与第三方机构结算。当然“分其权”、“分其财”要一步一步来,分阶段进行,要考虑实际情况,否则妄想一步到位,彻底解决权力寻租问题,只能是空谈。
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单单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自律,更重要的是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将媒体、社会公众纳入到监督核心,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反腐,真正织就一幅“天网”。另一方面逐步转变政府职能,一步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挤掉相关部门的“油水”。在“疏”、“堵”两股力量的作用下,也许明天的反腐将不再难。
(作者单位:高明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