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写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3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改革、快速发展的三十年。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为主业的在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跨国检验认证机构。30年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在认监委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地方质检两局和国内外广大客户的配合和协助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职责,以做优做强CCIC和CQC两品牌为目标,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贯彻落实质量振兴、以质取胜、从源头抓质量、完善质量监管和服务外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业务门类全、服务网络广、工作手段新、技术力量强、人员素质高的国内一流检验认证机构,在国外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向“国内第一国际知名”目标迈进

———写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成立30周年之际

  为了加快适应中国检验认证市场对外开放新形势,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将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与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等机构进行重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合并同类业务,为集团充分发挥CCIC和CQC品牌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还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都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质检事业发展而不断壮大的,与中国经济、质检事业一起腾飞。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0年成立的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以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和认证检验为主、兼营进出口贸易业务的综合性非政府检验机构。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4年成立的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CCEE)和1993年成立的中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评审中心(后更名为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成立后,为了实现集团跨越式飞速发展,提出了集团“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打造中国的检验认证航空母舰。第一步是整合CQC,从2002年开始,将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和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等分属5个部委的6家机构进行整合,组建新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第二步是整合CCIC,2003年将原中国商检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了改制。在前“两步走”的不断整合改革中,两家机构各自通过不断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服务网络,拓展业务领域,壮大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而获得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的需要,从“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有利于质检事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国际知名品牌”的目的出发,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于2007年12月决定实施“第三步走”:整合CQC和CCIC,将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进行重组,组建新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做大、做强、做优CQC认证品牌和CCIC检验测试品牌,并且提出要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世界检验认证行业前五名。

  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在继承和发扬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始终把质量作为检验认证工作的生命线,坚持诚信、公正、独立的从业原则,建立了一套经过国际组织和国内专家多次审核认可的检验认证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在检验鉴定方面,成立检验技术委员会,统一工作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检验关键指标(KPI)控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自查自纠工作;加强检验员动态管理,加快客户信息库的建设,增加对检验客户的追踪回访;严格标准和监管,把好国门关,确保检验工作质量。仅2010年,中检集团旧机电按货值一次检验(可技术处理)的不合格率达96.8%,到货检验99.94%合格;废物原料装运前检验口岸局到货检验发现不合格率为0.11%;将170多批次、近700台/套旧机电,4066个集装箱、重量为18万吨的不合格废物原料拒之于国门外。在认证方面,牢牢抓住认证人员能力建设以及对获证后的监督这两个关键环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审核员、检查员分级管理制度,创立了认证人员管理系统和能力评价模型,加大了对获证组织的监督力度和频次,按程序开展常规监督,同时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项监督、特殊监督,对发现违反认证规定的企业进行了暂停、撤销证书等处理,使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持续提高。在测试业务方面,制定了《实验室质量管理办法》、《控股实验室运营管理办法》、《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等,以保证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标准与统一管理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质要求,保证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网络化服务。

  同时,集团还始终坚持服务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关注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是致力于推进信息化建设,连续多年投入了很大资金,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络化的检验鉴定、认证业务管理系统,尤其是认证服务系统,实现了认证工作的全业务、全流程和全信息管理。二是CQC成立了集证书制发管理、疑问解答、现场受理、信息查询、执法协查等功能于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每年接待来访查询平均达3000次。三是采取当面申请、网上办理、现场受理、无偿代办、上门服务等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多种受理申请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四是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集团通过海外公司、境外合作机构等多种途径,推动集团检验认证业务在境外快速拓展。

  市场开拓与科技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我国进口废物原料及旧机电检验的指定检验鉴定机构和承担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的指定认证机构。在检验鉴定方面,业务量每年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2010年完成155万个集装箱、3087船、4346万吨的进口废物原料和5258批次、近99万台/套进口旧机电装运前检验;大力推进市场化业务,在消费品、工业品、农产品检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成功竞标获得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两个特许商品质量监控服务项目、中标哈萨克斯坦电解铝设备工程监造项目、壳牌(Shell)中国油气站设备工程监造项目等,同时积极开拓验货、检品及超市供应商评审业务。同时,还获得肯尼亚全球废物原料装船检验和印尼全球进口废物原料装船前检验业务和食品、鞋类检验业务;不断加强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太平洋、中国平安等的合作,取得上海期货交易所进口有色金属期货交割检验质检资质和钢材期货交割检验质检资质,被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为新期货品种PVC的质检机构。在认证方面,截至2010年10月底,集团累计向60多个国家近10万家企业颁发了50多万张CCC认证证书,保证了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同时,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开拓自愿性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结果被国家高效照明产品国家补贴项目予以采信;CQC正式作为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唯一指定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认证机构,同时还承担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于节能产品—高效电机、节能空调的补贴项目中的认证工作和“惠民工程”的政策研究与技术准备工作,正式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EB)指定经营实体(DOE)资质以及VCS(全球自愿碳减排交易项目)自愿减排资质;通过了日本PSE的扩项审核,成为其完全授权业务单位。CQC颁发涉及安全、质量、节能、减排、环保、生态、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多个领域的CQC标志认证、CB、CE、RoHS认证、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非转基因身份保持认证(IP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ChinaGAP)、有机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等各类产品认证证书达8万多张,颁发高端客户的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有效证书达4.6万多张,向社会生动地展现了认证的生命力和显著效果。在测试方面,2007年11月集团注册成立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集团系统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着手开展目标收购实验室的筛选、前期摸底谈判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积极启动并大力推进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电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等项目收购工作;组织相关公司积极开展测试服务业务。

  30年来,尤其是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以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高度重视提高检验认证科技含量与自身科研水平。活跃于40多个标准化组织,紧密跟踪行业信息,深度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课题研究、国家行业政策和各类标准的制定。仅2010年,集团系统承担了省部级以上课题就达36项,集团内部课题近50项,牵头制修订国家标准23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0项,组织开发自有标准(即认证技术规范)54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项、国家质检总局等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两项,累计编著出版专业著作20余部。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及其所属机构的科研实力、行业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应对欧盟RoHS和WEEE两指令,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SAC/TC297)秘书处设立在CQC,商务部批准CQC成为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规则,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国际合作与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对于中国检验认证机构来说,要做大做强,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还应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此,集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在境外设有34家分支机构,负责进口装船前检验以及境外市场化业务拓展,与国内公司形成网络互动。CCI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E多边互认体系(CB体系)、国际认证联盟(IQNet)、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亚洲认证网络论坛(ANF)、国际机动车检测委员会(CI?鄄TA)、饲料贸易协会(GAFTA)等多个国际组织成员,获得中国、日本、德国、印尼、肯尼亚等国政府授权开展有关检验认证业务。CCIC的检验鉴定认证测试结果,得到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联合国采购司(UNPD)、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多家权威机构采信。同时,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个检验认证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UL、英国ASTA-BEAB,德国T?譈V莱茵、T?譈V南德集团、VDE,日本Jet、JQA、Cosmos等机构签署了检验认证合作协议,委托工厂检查或代理对方业务。通过这些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认证机构在国际认证舞台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在人才和队伍建设方面,狠抓制度建设和创新,内部管理实行以责定岗、以岗定酬、竞聘上岗、按绩分配的原则,全面推行以岗位目标为核心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多年来,集团上下还着力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多名高级工程师获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质检总局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称号;10多位专家被推荐加入国家质检总局及国家认监委相关技术委员会;数十名专家成为IECEE和IQNet的国际同行评审员。

  与此同时,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充分重视每次改革整合的契机,积极支持和营造融合、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学习、交流、沟通的多种平台,大力倡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积极开展争创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和青年文明号、岗位能手活动,CQC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单位”称号,集团系统有1个集体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个集体获得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7个集体获得省部级“青年文明号”称号。通过集团班子齐抓共管和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集团系统形成了和谐、团结、创新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服务网络和经营规模持续发展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凭借近30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世界知名的跨国检验认证机构。集团下设三个专业性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验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从事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业务及其管理。在国内有43家一级子公司、160家二级分公司和5家合资公司;国外现有26家一级公司和代表处,8家二级海外分支机构;建成实验室国内41家(在建7家实验室),境外3家。另外,集团还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阿根廷、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检验认证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运营服务网络遍布全球重要工业区、港口、城市及货物集散地,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检验、鉴定、认证、测试“一站式”本地化全面质量服务。截至2009年底,集团系统现有员工1.6万多人,另聘用境内外兼职检验员、检查员、审核员7000多人。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在于我国改革开放、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在于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集团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系统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

  如今,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集团制定实施了十年总体战略发展规划,遵照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对集团要实现“国内第一、国际知名”,力争进入世界同行业前五名的战略目标的指示精神,抓住契机,团结创新,不断提高检验认证工作的有效性、权威性、公正性和服务性,加强管理、开拓市场、参与竞争,全力打造CCIC和CQC两大品牌,将集团建成检验认证行业的国际引领者,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