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公司的假绿色蔬菜事件曝光后,很多人谈“绿”色变,为此,本报记者赴京专访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秘书长兰宝艳,她介绍了绿色食品的标准及识别手段:
标准
“无污染”是绿色食品主要标准:
普通苹果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每公斤1.0毫克即可,而绿色苹果则被要求在每公斤0.02毫克之内
生产绿色食品的单位并非终身制:
三年为一个有效期,三年后申请通过认证审核才能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识伪
对于一个生产基地在北方的地产企业,这个季节有很多明显反季节的蔬菜是根本无法生长出来的,这时如果这个公司的柜台上出现了这样的蔬菜,那它就很可能是假冒的。
每件绿色食品的标识上有一个15位的代码,即这件食品的“身份证”,消费者可上网站查询其真伪。
兰宝艳认为,公众对绿色食品缺乏了解是造成谈“绿”色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嘉禾公司的假绿色蔬菜事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广大消费者中,一股“绿色恐慌”正随着这一事件被曝光而悄悄蔓延。经过多方调查记者发现,造成这场突来的“绿色恐慌”的根本,固然有嘉禾公司“一条鱼腥了一锅汤”的主要原因,更多的却是由于公众对绿色食品缺乏了解。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隶属于农业部的中国绿色食品权威发展和认证机构。昨日,该中心的副秘书长兰宝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相关部门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管理的同时,只要消费者掌握一定的绿色食品常识,就完全可以自主识别绿色食品的真伪。
标准:以苹果为例,农药残留不足普通的2%
从科学的角度说,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可,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之所以绿色食品可以被冠上“绿色”的头衔,也就是说这个“绿色”意味着的最主要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个“特定的生产方式”。怎么个“特定”呢?兰副秘书长说,事实上,“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最主要特征,而这当中,“无污染”又是保证后几条的最主要标准。“我们说的无污染,不仅仅是指将污染水平控制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限度之内就可以了。而是在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的洁净。”兰宝艳用苹果来举例说。按照国家的标准,普通苹果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每公斤1.0毫克即可,而绿色苹果则被要求在每公斤0.02毫克之内。
注意:“无公害”和“有机”并不是绿色
而对于现在同样也经常出现在市场上的“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它们与“绿色食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兰副秘书长介绍说,一般而言,有机食品好于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强于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认定的食品。无公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市场上现在销售的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而有机食品要求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它是真正的源自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目前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两种。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则等同于有机食品。
种类:几乎涵盖果蔬肉类油等各类食品
“绿色食品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实施的应是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不仅仅是最后的监测数据标准,更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只有同时符合这些标准的食品,才能取得绿色食品的认证。”
兰副秘书长告诉记者,截至2003年底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的绿色食品企业总数已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为4030个。这些产品的品种涵盖了包括水果、蔬菜、肉禽、蛋类、茶叶、蜂蜜、酒类、海产、食用油甚至调味品等各个方面。
识伪:绿色食品真伪有两招可辨
兰宝艳说,事实上,从外观上,因为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消费者的确很难判断,但可以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是品种问题。拿这次的事件来说,对于一个生产基地在北方的地产企业,这个季节有很多明显反季节的蔬菜是根本无法生长出来的,比如冬瓜、比如豆角。而这时如果这个公司的柜台上出现了这样的蔬菜,那它就很可能是假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