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质监部门抽检结果发现,河南省几大电信运营商2004年计费话单差错率达到了12.2%,超出国家标准上千倍,一年至少多收1亿元。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仅河南省电信“差错率”就超过国家邮电部规定的万分之一的千倍,一年就多收话费至少上亿元,如果全国再认真地查一查,那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早在1995年,当时的国家邮电部就对此做出明文规定:话单差错率应低于万分之一,即一万张话单最多有一张错误话单。
可是一个河南省的电信话单,“差错率”就创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这千倍超标的“差错”,并非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是“90%以上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由此可见,这“差错率”特高的原因,不是不可避免的“故障”所致,而是人为造成的:“时刻不准;通话时间不准;话费计算不准;有漏话单,多收话费单,还有极个别分公司的某些业务不对用户提供计费话单;话单信息量及格式不规范统一;手机资费标准不一致;此外,宾馆及话吧的计时计费问题更多,不合格率达70%以上。”
河南省质监部门查到了电信话单“差错率”极高的病因。看来这“差错率”千倍超标的真正原因是“收费恶意”。这“不准”那“不准”的原因,不是电脑有问题,而是“人脑”有严重问题。这“差错率”如此之高,怎么就知道多收费,而不知道少收费?看来人为多收费,收“黑心钱”,才是电信话单“差错率”高的真正原因。河南电信的恶意多收费,实际上还是垄断下的“坏蛋”,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电信公共资源,在话单上做手脚。他们同时也抓住一些用户对自己的话费不那么斤斤计较的心理,设法去蒙你、坑你。一人头上刮一元钱,一亿人就是上亿元。然而这些多收费的话单上,就是让用户查也难以查出来,不是质监部门的专业水平,也是很难查到的。其实像河南电信的高“差错率”现象,在电信、邮政行业已是“公开的秘密”,“黑心钱”不知收了多少年,收了多少钱。这种“收费恶意”的本身,是利用了电信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来为小团体谋利益,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是以权谋私行为,与欺诈、坑骗消费者无疑,不过是明火执仗而已,是严重地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电信员工的“高收入”(工资高、奖金高)靠的就是这种垄断地位、“霸王条款”来“黑吃”、“黑收”的。根治电信“差错率”高的有效办法,一是质监、工商和物价部门要经常去查一查,挖一挖,一经发现有“恶意收费”的要依法处理,除没收一切“黑心钱”外,同时要处以“千倍的罚款”,罚得电信肝痛。同时要从体制入手,彻底打破电信垄断,让市场决定电信命运。其次,对电信“多收费”的“差错率”要进行记载,列入不诚信的“黑名单”,差错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指标,就要对其采取严厉处罚措施,以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不被人为的“差错”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