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权威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几乎只有2003年最高峰的一半,中国手机厂商正处于前后夹击的困境。据专家预测:经过此一轮手机市场“洗牌”,包括贴牌厂商在内的60多个国内品牌中,明年将仅剩30家。谈到国产手机在洋品牌的强大攻势下的表现,报告用了“溃败”这样一个刺激的字眼。
针对这一情景,专家和媒体迅速作出“诊断”。比如,产品雷同缺乏特色、过于关注低端市场、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资金链脱落等等,但大家一直认为,归根结底,导致全线溃败的主要原因是质量低下。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首次手机质量服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手机质量和服务均呈下滑态势,有40.8%的用户手机出现过质量问题,42.6%的用户在维修手机时未得到满意服务。目前国产手机的平均返修率高达6%,国外品牌则一般在2%。高返修率的背后,是国产手机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国产手机之所以初创辉煌,靠的是这3个要素。如今失去半壁江山,也正是由于忽视拥有自身优势,名牌建设弱化以及愧对消费者造成的。掌握尖端,领先潮流固然重要,可有的企业路还走不稳,就想着飞翔,飞倒是飞起来了,糟糕的是没学会降落!比方说这个老生常谈的售后服务。今年初,一位朋友出于热爱国货的质朴感情,选择了某品牌国产手机。没想到,花了近2000元的手机通话质量不佳。之后的情形大家全都能想像:他一会儿被推到检测部门,一回儿又被推到销售商那儿。最近,他被告知:厂家“蒸发”了。不光“跑了和尚”,连“庙”也会自动走路。面对这种“服务”,消费者还能拥有信心吗?换句话说,难道消费者买了您的产品,就是为了维权打官司的吗?再如,我了解到,许多中老年朋友并不需要手机多么花哨和多么复杂的功能,而只是操作简便、显示屏略大一点而已。可是至今,厂商连这点要求也无法满足。试想,连基本消费队伍都气跑了,何谈与洋品牌竞争?!现象是复杂的,问题是简单的。业内人士指出:要提高手机质量和服务,国产手机厂商必须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告别那种一味拷贝的模仿方式,把提高质量作为企业的生产动力。据了解,目前手机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液晶屏无显示、无法正常开关机、按键失灵、电话簿不能存储、短信息发不出去、杂音干扰无法通话、电池无法充电或充电后达不到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使用期限等方面。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因为手机厂商急于引进最新机型而不顾其产品设计和大量采用贴牌方式生产等原因,致使手机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这些硬伤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新款手机没有经过“试用期”。一款成熟手机推向市场,通常会经过设计、研发、试验、试生产、试用、市场反馈、小范围推广等几个阶段。信息产业部相关官员在去年“三包”规定实施一周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造成手机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款新手机在仅仅完成前两个步骤后,就为了占领市场匆忙上市。你“萝卜快了不洗泥”,消费者当然不愿买账,只好转而去选择“洋萝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得江山易,守江山难,失而复得难上加难。不过,经此大浪淘沙,市场“庄家”还算客气,至少中国手机业还剩有一半人马以及半壁江山。希望保存下来的都是精锐,切勿气馁,重整队伍,发挥国货长项,努力赶超洋品牌。要想实现“让中国人用中国手机”的宏大理想,必须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心建立在坚固的岩石上,否则,令人失望的沙滩上只能留下失败者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