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检验检疫局结合辖区实际,提出了“八个推进”的工作目标,推动“质量提升”活动顺利开展。
推进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积极推进政府把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列入莱州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依托政府的进出口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与外经贸部门合作,共同引导企业落实以质取胜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与卫生部门合作,加强口岸卫生防疫、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工作;与农业、畜牧、渔业等部门,平里店镇政府合作,在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种植养殖环节源头监管等方面开展合作;与经贸委、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外经委等部门合作,加快出口电动工具示范区建设;与环保部门、沙河镇政府合作,加强对进口废塑料检验监管工作;与公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违反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行为。
推进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出口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大力开展对企业的宣传教育,重点对管理层、质量控制人员和生产加工人员进行ISO9000体系、HACCP认证、REACH法规、RoHS指令和欧盟、美国新的食品卫生标准的培训;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建立与企业领导层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采取质量服务“进基地、进企业、进车间、进实验室”等措施,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并有效运行。
推进服务大项目建设,壮大产业集群。
积极参与莱州市政府关于黄三角“桥头堡”的规划建设,力争在提升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作出新贡献。积极为莱州保税物流园区的规划提供政策咨询,指导和做好莱州港两个十万吨级泊位的建设和开放验收,为莱州-昌邑2000万吨输油管道提供技术支撑,为莱州大型投资项目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业务申办指导。
推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
利用出口大姜、石鲽鱼示范区建设,提高农村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土地使用的集约化和合理化程度。鼓励农产品种植养殖企业进行GAP认证和区域化认证,加快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步伐。把示范区建设与出口基地备案、企业备案和推荐国外注册以及检验检疫监管措施相结合,推进检验监管模式转变。
推进工业品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创名牌,加强对出口企业的服务。加快关键和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加强产品国际认证和商标注册,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比重。
推进壮大港口经济,扩大进口规模。
以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龙头港为目标,推进壮大港口经济。做好港口配套实验室扩项和认证工作,提高检测能力。对未开放泊位,实施“一船一议”,最大限度利用港口资源。继续实施24小时值班,“5+2”服务,进境船舶随到随检,进口货物随到随验,减少船舶滞港时间。口岸设施建设,提前介入,做好检验检疫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确保验收时检验检疫配套设施达标。
推进基础工作提升,提高执法把关有效性。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在配套设施建设上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纳入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实验室能力建设方面,加大设备投入,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能力,力争进出口产品检测本地化,缩短检测周期。在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方面,与各联检部门、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做到疫情或突发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确保莱州口岸安全。
推进贸易便利化,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化检验检疫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缩短检验检疫周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出口产品质量好、守诚信企业开通直通式报检和绿色通道;将检验监管与分类管理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分类实施不同的检验监管模式,加快验放速度;陆路场站要正式运行,逐步承接业务。
(作者单位:莱州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