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实现产业化,迈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对WTO挑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更是关注民生、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质检部门目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从1997年9月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拉开序幕。最近,笔者就几年来全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状况和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初探。
一、农业标准化服务“三农”发展贡献突出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的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全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农业标准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为全省探索了“公司+标准+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推动了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至2004年底,全省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96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050家,共带动农户940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9.5%。
二是农业标准化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2004年底,全省有各类农畜产品检测机构40个,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301个,示范点覆盖了全省21个市州,示范面积达55.5万公顷。在378个四川名牌中有农副产品79个,占20.9%,在17个中国名牌中有豪吉鸡精、美好火腿、保宁醋等3个农产品品牌,有1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越来越多的“四川造”经过标准化洗礼后,因质高价优、安全可靠而畅销市场,走向世界。2004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 43613万美元,同比增长45.5%。今年上半年,在资阳的猪链球菌病例中,凡是标准化养殖的大户无一例疫情发生。
三是农业标准化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标准化模式下的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在生产环节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3元,同比增长15.7 %。凉山州德昌县的农民实施标准化种烟,仅烟叶一项收入就达1.03亿元,比示范前增长80%。同时,巴中市巴州区在地方组织部门的配合下,把农业标准化与文明新村(小康村)建设相结合,起草发布了《文明新村建设规范》,并严格监督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累了丰富经验。
四是农业标准化发展了特色农业。通过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全省形成了生猪、牛羊禽、果蔬、优质粮油、林竹、茶叶、蚕丝麻、中药材、花卉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了农民标准化的生产观念,提升了劳动者素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同时,形成了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旅游于一体,以农家乐为载体的现代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了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2005年成都龙泉驿桃花节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一亿多元,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活跃了商贸流通,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当前农业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看,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是认识差、二是载体弱、三是标准低。同时,农民的土地少而分散,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宣传培训普及、试点示范等经费缺乏,既懂农业又知标准还晓商贸的农技推广人员则更少。这些困难与问题,制约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向纵深推进,也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千方百计克服的困难。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农业标准化是继农业产业化之后我国农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四川省农业标准化要站在破解“三农”难题高度,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产品安全,抓好“三百”、“332”等特色优势农业项目的结合,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四位一体”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1.政府推动。各级政府要明确抓农业标准化就是落实“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的有效手段,就是抓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的议事日程全面规划。要建立健全由质监、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切实转变监管职能,不断加强标准体系、推广体系、监测体系建设和宣传培训、试点示范以及农业投入品整治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要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创新机制,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银行贷款等方面制定农业开放优惠政策,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使农业标准化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走向千家万户。
2.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是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关键。各地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用好用活中央、省、市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相关企业要不断创新与农民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标准+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联结方式,大力推行“合同”、“订单”农业,并采用利润返还、二次结算让利、生产要素入股分红等方式,形成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不断增强带动能力。乐山天成实业公司是带动3万多农民标准化种植“冻干葱”的典范,在国外标准特别是食品标准大幅抬高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产品全部远销日本和欧洲,年出口金额达800多万美元;另一方面农民的产品供不应求,每到收获季节,在田间地头就交易完毕。
3.市场拉动。要以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积极建设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设立标准化农产品专卖摊位,体现优质优价。山东寿光是成功实施农业标准化较早的地区,全市有20多个乡镇设立了交易网点,早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蔬菜市场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在寿光没有种不出的蔬菜,没有卖不出的蔬菜。四川要吸取彭州蒜薹烂市的教训,不断打造农产品品牌,抓紧抓好彭州蔬菜市场、营山冰糖柚市场、温江花卉市场等标准化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引导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
4.农民主动。广大农民朋友要从省内外农业标准化的先进典型中总结经验,进行经济效益对比,不断增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动性。要积极学标准、用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科学种田素质。要跳出“农业就是种粮养猪”的单一结构,摒弃脸朝黄土背朝天,甚至刀耕火种的粗放经营,告别“撒下一把种子长出菜来就能卖,端一盆饲料养出猪来就能挣钱”的简单思维,树立“跑田坎不如跑市场”,“学经验不如学标准”,“牛耕不如机耕”等现代农业新理念,建设像宁波藤头村、河南南街村、江苏华西村一样,以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田向车间、农民向工人、农村向小城镇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