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实施31项食品卫生国家强制性标准。
7项食品卫生标准首次发布
10月1日起实施的31项食品卫生标准中,有7项卫生标准为首次发布,涉及麦片、植物油料、可可粉固体饮料、藻类制品、乳粉、巴氏杀菌和灭菌乳、奶油及稀奶油。其他24项为修订标准。10月1日前的产品有一年"过渡期"。10月1日起执行的这31项食品卫生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关企业必须无条件执行,已经生产的产品有1年的过渡期。
国家标准馆宋寅平馆长解释说,今年10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要求的产品,允许销售到2006年9月30日。而10月1日以后生产的31项标准中所涉及的食品,凡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将一律不得生产和销售。购买米、面、油等消费者看清"QS"强制性卫生国标更多是运用于食品的检测和监管,消费者很难用肉眼辨识,但可以注意\"QS\"标识。宋馆长介绍说,目前,我国已对28大类食品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上述31项标准中的米、面、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罐头、茶叶等食品。
消费者在购买前,要看清以上产品的外包装上是否贴有表示这种食品安全的"QS"标识。标准六大变化变化一:粮食作物中重金属被限量据介绍,即将实施的31项强制性标准中,增加了对铅、无机砷、镉、汞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理化指标的限量规定。
宋馆长分析说,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镉、汞、铅等污染较明显,被污染物多为粮食作物。这些重金属蓄积在人体内,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
变化二:每千克乳粉黄曲霉毒素不得超过0.5微克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广泛分布在发霉粮食及其制品中。即将实施的这31项食品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黄曲霉毒素的最低限量标准。
据了解,黄曲霉毒素限量指标主要针对四类食品:玉米、花生及其制品;大米;其他粮食、豆类和发酵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
在首次颁布的《乳粉卫生标准》和《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黄曲霉毒素M1的最低限量为每千克不得超过0.5微克。
变化三:茶叶中六六六残留限量首次规定\"虽然我国早已禁止使用滴滴涕(DDT)和六六六(HCH),但仍有大量有毒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宋馆长说。据相关数据显示,DDT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为4至30年;而HCH需要3至20年毒性才能降解。
此次修订后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食品品种更加细化,在新标准中,首次规定了茶叶中六六六的残留限量为0.2毫克每千克。
变化四:甲醛含量标准首次在啤酒中明示在新修订的《发酵酒卫生标准》中,首次明确了啤酒中甲醛的检测含量。
标准规定,啤酒中甲醛的限量为每升不得超过2.0毫克。
变化五:八成标准首次出现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宋寅平对记者说,将要实施的这31项强制性标准中,有约八成标准首次增加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卫生要求。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是以食品添加剂分类,如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和护色剂等,配以相适应的食品范围。而此次新标准中,则以食品分类,再注明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变化六:四条感观指标确定腊肉新鲜程度新的GB2730《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代替了5个旧标准,内容涉及火腿、广式腊肉、板鸭(咸鸭)、香肠(腊肠)、香肚和咸猪肉。它取消了旧标准模糊的等级划分,取而代之的是感观指标。
新标准规定:感观上必须满足无黏液、无霉点、无异味、无酸败味等要求。
这些规定,即使是普通消费者,也很容易按照标准去对产品进行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