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厦门食品消费遭遇“黑认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日,厦门市集美区工商局对辖区的食品市场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集美北区一家才开工两个多月的小型食品加工厂不仅聘请了某“明星”作为其品牌代言人,并且已经获得了ISO国际质量认证。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后发现这些全是假的。

  执法人员找到这家小型食品加工厂后发现,厂房内十几个工人正汗流浃背赶工制作盒饼,在另一个还未装修好的近600平方米的包装场所,4名工人正在包装盒饼,包装好的盒饼和空包装盒堆满一地。工厂现场负责人说,其所获“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通过一家自称属于“北京航协质量认证中心”的代办机构取得的。 

  执法人员立即通过厦门一机构与北京航协质量认证中心取得联系。但该中心表示,集美该食品厂所提供的认证号实际上属于浙江一家食品企业,在资料库里,也根本查不到集美这家企业的认证资料。此外,执法人员也查明,该食品厂所谓的形象代言人其实子虚乌有,无非是想通过精美的包装和不真实的广告宣传,达到误导消费的目的。 

  由于该食品厂涉嫌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工商部门根据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对该批食品和所有包装盒、广告宣传册进行封存,并已立案调查。

  有关专家也指出,认证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不仅普通消费者对其认识较少,甚至连一些企业对此的认知也不到位、不全面。这是导致非法认证行为较普遍的主要原因。对消费者来说,不真实的认证证书无疑是一种欺骗,将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而企业通过虚假证书欺骗消费者,尽管可能获得一时收益,但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惩罚。因此,企业如需要认证,应到主管部门进行咨询,避免上“黑认证”的当。 

  认证证书作为一种许可凭证,在市场竞争和引导消费行为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认证的产品或者服务,往往容易受到消费者和市场主体的青睐和信任。但工商人员的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一些地方认证市场比较混乱,不法商家利用认证证书欺骗消费者和企业的事件屡有发生。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5年10月2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