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9年工作综述

点击数: 29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花开花落,冬去春来。

  这是一个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地方,承载着2700万吉林人民无限的寄托和热望。

  这是一个凝聚世人焦点的战场,车辚辚、马萧萧,千军万马,所向披靡。这里没有炮声,不见硝烟,但却充满了无限机遇,让人真切感到,企盼振兴、加快振兴的号角在广袤的松辽平原,长白山脉和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畔吹响。

  在振兴的路上,有这样一支引入注目的队伍——人员精干、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作风顽强,他们在吉林检验检疫局党组的率领下,以振兴东北为己任,以服务外贸为切入点,以严把国门为职责,披肝沥胆、真情服务,为国家经济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交响曲。

  ——记者题记

  思路明确是成功的一半

  回顾刚刚走过的2009年,我们头脑中一下跳出了这样的记忆——“严峻”、“危机”、“困难”……2009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都经历了数1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因为严峻,因为危机,因为困难……所以,2009年就显得格外深刻。

  “知道事物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一位哲人曾这样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吉林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成员面前,那就是如何迅速摆脱困境,稳定住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思考,思路渐渐清晰,信心愈发坚定。

  在于永清局长的带领下,局领导班子围绕“依法行政、有效监管、提高能力、促进发展,为推动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总体要求,针对检验检疫工作实际,提出了“明确一个定位,实现三个转变,提高五个能力”的目标,即,明确职能定位,实现从检验为主向检验与监管并重转变、从重出口轻进口向进出口并重转变、从事发后应对向风险预警转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严把国门能力、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高管理创新能力。新思路,符合局情,体现了工作连续性与创新发展关系,把一个充满希望的2009年,清晰地呈现在吉林检验检疫人的面前。

  思路一畅百路通。全省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召开后,全年806项工作计划呈现在局领导的面前。和以往相比,重点更突出了,操作性更强了,目标任务更量化了。为了保证工作的落实,随之,一份《执行年度工作计划督察暂行规定》出台了。坚持每月督察、每月向局党组反馈、局长办公会议决定和分管局长部署落实情况等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季度例会上,于永清局长说,“早谋划、早起步、早落实的‘三早’思路,使我局新的一年工作赢得了主动,抓住了先机,开了个好头。”的确如此,思路引导、责任定位、目标考评,引领吉林检验检疫人,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把年初确立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变成了现实。

  把好国门是神圣的职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全局干部职工士气高涨,保稳定、谋发展的积极性一发不可收。在抓覆盖率、促转变的同时,以“不合格货物检出率、有毒有害物质检出率、疫病疫情检出率和有害生物截获率”为考核指标,不断强化科技执法水平。全省各口岸安装了远程红外测温仪、重点口岸安装了门式消毒设备、快速检测设备和实现了出入境人员、货物等的视频监控。长春机场办事处与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警犬训练基地利用租用检疫犬的形式,实现了机、犬并用,提高了检出率和截获率。据统计,2009年,全局上下以抓检验检疫覆盖率来带动全局监管工作,出口法检货物覆盖率达88%,进口法检货物覆盖率达75%,共检出不合格商品292批、检出植物疫情280批、截获禁止进境物2,027件。开展贸易壁垒企业受损调查、强化业务质量考核、推行政务公开等一系列措施,不仅强化了监管,方便了企业,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执法水平。

  一个个代表成果的数字,彰显着吉林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的睿智、胆识和魄力,映衬着吉林检验检疫人的汗水、奉献和忠诚。他们把骄人业绩写在黑土地上,写在外贸出口企业心中。

  疫情突然来袭,时间就是生命!

  2009年4月中下旬,源自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席卷全球。

  一时间,全局上下,紧密团结,周密部署,夜以继日与疫情赛跑,紧锣密鼓为防控做准备。防控流感工作迅速、有序、有效地在吉林大地上展开。吉林检验检疫局以“外堵输入,内防扩散”为原则,由局长亲自带队上阵,坚持做到“六个到位”。组织工作到位,防控措施到位,人员、仪器和物资及时到位,与卫生、公安部门沟通配合到位,援沪工作到位,宣传工作到位。

  2009年5月11日上午,得知长春机场办在韩国入境航班上发现一名从美国返回长春的学生有流感样症状时,于永清局长立即赶往机场口岸,并顶着高温,身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酷热的停机坪协调、布置工作,他不顾危险,亲自登机向旅客做解释说明工作。从登机检疫到检疫完毕,于永清局长与其他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一样,连水也没有喝上一口,一直坚持工作直到结束。

  局领导这种忘我的工作作风,感染了全局同志,吉林检验检疫局涌现出了一大批抗击流感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截止到年末,吉林检验检疫局共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各类报表1000余份,发现入境发热或者有急性呼吸道症状者155例。与省卫生厅、省公安厅共同协查北京、山东、四川等航班吉林籍旅客8起共63人。发放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入境健康提示、健康建议、甲型H1N1流感常识宣传册等各种资料37万份。这其中,不知凝聚了多少吉林检验检疫人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疫情仍然在蔓延,他们有信心和耐心打赢这场防控战。

  质量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2009年,对于吉林检验检疫人来说,既是质量宣传年,又是质量提升年;既是质量服务年,又是质量整治年和建设年。隆冬未过,吉林大地上便涌现出一股“重质量、树质量、建质量、抓质量”的热潮。一时间,宣传发动、成立领导小组、拟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整治……一步步、一项项扎实推进、紧张有序。检验检疫人员先后在吉林省内开展了以食品安全、家具、进出口敏感农产品、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出口水产品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省内有322家企业陆续加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来,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51家。检验检疫人员深入到4.5万亩出口大米原料种植基地、40家出口木质家具企业、39家出口水产品加工获证企业(主要品种干鳕鱼类)进行走访,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开展执法检查。全面提升了省内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整体管理水平,为确保出口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2009年7月26日至8月1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一行5人来到吉林省实地考察,参观了吉林省输韩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硬件设施和产品质量,“这几家是我们随机抽选的,看过之后,觉得非常满意,这可以看出吉林检验检疫局平时监管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考察后韩方人员赞叹不已。回国后,向吉林检验检疫局发来了感谢信。

  质量是一个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东西。整治的目的在于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的关键还在于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一种定式、一个模式,乃至一个习惯。那么如何保证企业一如既往地关注质量呢?——科学地监管、企业的自律、社会环境的带动……吉林检验检疫人引导企业着眼更长远的将来。

  服务外贸是不悔的承诺

  服务,是检验检疫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初以来,吉林检验检疫局始终以总局“调结构、稳外贸、促发展”的指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服务力度,积极改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载体,提高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吉林省外贸经济发展。

  “‘双促双优工程’贴近民心,惠及企业。”谈起吉林检验检疫局的“双促双优工程”,企业人员无不深有感触。这项活动自从2007年由局领导班子提出后,一直作为吉林检验检疫局有效的服务载体,太多的“首次”、“首批”、“零突破”从这里实现,百余家企业得到了细致入微的帮扶指导。

  “危”与“机”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2009年,之所以被称之为“危机”年,是因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有太多的企业陷入危机和困境。吉林局把帮助外贸企业化解危机、摆脱困境、促进扩大出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帮助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临减产、滞销、效益下降的企业走出困境。局领导分头带领业务人员深入有关出口企业,开展“走访企业,‘危机’服务”活动,与企业共商对策,破解难题,做到企业有求必帮,扎扎实实为企业解决了30多个具体困难和问题,对28家企业开展了帮助提高管理水平、获得认证认可、实施分类管理、搞好基地建设、用好普惠制、搞好技术培训等6个方面31项内容的服务,受到了企业好评和欢迎。

  2009年8月19日“全国边境贸易检验检疫工作现场会”上,魏传忠副局长赞扬吉林检验检疫局“通过严格监管和热情服务,使边贸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有所提高,质量自我约束有所规范,从而大大促进了边贸商品质量水平的提高。”的确如此,为加快通关速度让企业驶入“快车道”,吉林检验检疫局在口岸实施出口货物风险评估分级管理、陆路口岸运输工具快速查验系统、重点口岸过境情况全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各类数据统计自动化,监管视频化,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节省了企业支出。全省各报检厅、口岸检验检疫人员坚持24小时无假日预约报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需要。

  局长于永清经常告诫检验检疫人员“要做企业的贴心人!”这一项项服务,完全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贴心服务。不仅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更促进了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健康发展。

  科技兴检是不竭的动力

  2009年10月15日,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河南开封传来。吉林检验检疫局被授予国家质检总局“2004~2009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6篇科技论文获2008年度国家质检总局“优秀科技论文奖”。

  科技,就是生产力!

  2009年,吉林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搬到了新的实验楼,购进大批设备。崭新的办公环境,更增添了检验检疫人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全年共受理报检58269批,同比增长143.10%;出具检测结果97537个,同比增长51.41%。目前,吉林局技术中心的承检率为94.67%,自检率达92.08%;参加了外部组织的能力验证26项,满意率达到94.87%。吉林局技术中心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分课题“蔬菜和食用菌中农药残留系统分析方法技术平台研究”等科研课题,顺利通过了鉴定。同时,还完成了国家认监委布置的标准制修订任务。2009年7月,局内评出“科技兴检奖”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1项,创历年评奖数目历史新高。一个个重大课题的完成,散发着科技文化品牌的张力。

  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发展比翼齐飞。吉林局与各口岸实现了对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关键流程、重要环节、重点岗位的远程视频监控。文件传输实现了OA化。汽车办创新查验放行模式,研发了进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快速验放系统,不仅使监管更有效、验放更快捷,每年还能为企业降低近417万元的运营成本。信息化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人力资源不足与检验检疫业务量大的矛盾,提高了检验检疫通关效率和工作效能。

  争创文明单位是不懈的追求

  文明的程度,是一个单位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单位综合竞争力、发展力和文化力的重要标志。黑格尔说过一句名言: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低估和小视的,低估和小视精神的力量是要受到惩罚的。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正是基于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生事物。吉林检验检疫局在2002年、2005年两次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又于2009年1月喜摘“全国文明单位”的桂冠。

  修订17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秩序;坚持“靠民主决策、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理、拿成绩说话”的工作原则,打造了作风优良、素质全面、技术精湛、廉洁高效的检验检疫队伍;开设“专家课堂”,设立“全员大培训信息平台”网上课堂;组织各类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一项项活动,彰显了吉林检验检疫人追求卓越、完善自我的执着。省市级“文明单位”、“服务经济模范单位”、“经济建设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一项项荣誉承载了吉林检验检疫人追求理想的艰辛和荣耀。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上下工夫、在“办好事、办实事”上下工夫、在“创新发展”上下工夫、在“引导群众参与,激发创建热情”上下工夫,吉林检验检疫人向大家深刻地诠释应当如何塑造文明单位的灵魂。

  很难为“文明”的吉林检验检疫局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无私奉献、心系企业”、“创一流业绩、做勤廉公仆”……从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杯、一幅幅奖状、一个个金字招牌中,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文明的脉搏。这一切已经成为一种文明与创新的标志,激荡着600余名吉林检验检疫人的心。在荣誉面前,他们没有骄傲,以一种“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精神,迈着从容而又铿锵的脚步,向着未来前行……

  融入“长吉图”是新的起点

  2009年8月30日,是一个载入吉林人民史册的日子。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意味着“长吉图”开发已经上升为全国的发展战略。吉林省政府确立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目标:

  2010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全面启动实施;

  2012年对外通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国际、省际合作园区形成一定规模;

  2015年开放合作体制初步建立,长吉图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2020年左右建成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形成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在2700万垦荒人的心中,又一次燃起了发展振兴的熊熊激情。曾经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史上闪耀过傲人光芒,被誉为“工业的摇篮”的吉林老工业基地,又迎来了跨越腾飞的第二个春天。

  守卫着吉林“经济大门”的检验检疫卫士,踏着助推“长吉图”发展的隆隆脚步,怀着建设家园、腾飞吉林的浓浓情怀,决心把才华和至诚、辛勤与汗水,全部倾注到促进“长吉图”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着力在加快口岸通道的检验检疫设施建设和促进大通关、大经贸、大物流格局的实现,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门户,建立图们江区域国际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发挥作用;着力在保安全、保增长、提供技术保障、扩大出口、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发挥作用,用严谨精湛的一流技术,周到热情的上乘服务,擎起时代的重任,在吉林博大的彩卷上编织最新、最美的图画,在“长吉图”发展的辉煌史册上,铭刻上检验检疫的名字,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作者:孙东巍 秦洪湖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