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做事,小公司做人”,这句话被很多职场人士奉为至理名言。对于小企业来说,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从老板到底层员工,总共就那么几十人,甚至十来个人,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也都有打交道的机会。
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抱怨说,他的员工尤其是业务人员流动性太强,并且员工之间经常产生一些矛盾,相互之间意见较大,整个销售队伍不够团结,缺乏凝聚力。像这样笼统的问题,很多小企业中都存在。管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能够团结队伍的因素除了共同的目标、组织纪律等教条化的制度外,环境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要想塑造人,先营造环境。
笔者直言不讳地举了个例子问这位老板,如果公司有一名业务人员向你汇报,说另一名业务人员跑的客户其实是他一直在跑的,业务冲突了,你怎么处理?
这位老板的回答是:当然是了解清楚情况 ,谁先跑的或者谁最有把握就归谁了。
笔者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如果员工是向你汇报另外一名员工利用工作时间外出办理私人事务,并且影响了工作,你会怎么处理?
他回答:这在我公司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是这样我肯定要对违反纪律的人进行处理,起码要批评教育。
这位广告公司老板的回答有问题么?看上去没问题,因为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是这么做的。可这样的做法让人想起了小学生。在上小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有一些小动作或者做了什么违反纪律的事情,被其他同学“举报”到老师那里,于是就被老师喊到办公室批评一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小报告”。
小学生会向老师打小报告,同样员工也会向领导打小报告。只不过很多时候员工的小报告被冠以“汇报工作”和“提建议”的名头而合理化了。“打小报告”本身没有错,员工发现业务问题或者同事问题向领导汇报也理所当然,但听取报告的人怎么样处理这些报告,将直接影响团队的风气。
以刚才的第一个问题为例,如果一个业务人员向你反映了业务冲突,你马上喊来另一个了解情况,然后将业务判给其中一个。这样的做法必将影响另一个人的情绪,因为你的公平在他们心里是不可能公平的。如果经常这样,那么员工遇到矛盾和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领导汇报。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这类问题的做法是,如果你向我汇报了,我首先问你,你和另一位同事沟通过了吗?如果没有,那你先回去和他沟通,你们商量一个解决办法,没办法再一起来找我。事实上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单方面的汇报,因为汇报的目的是希望你帮助他让另一位放弃。
世界上大多数的矛盾都是可以调和的,而沟通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唯一办法。
不要只让员工和你沟通,更要鼓励员工之间互相沟通。或许他们沟通过后才发现,原来的矛盾只是一场误会。
在员工沟通矛盾的时候,也是一个协商谈判的过程,他们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解决比较好的双方,可以共同给予奖励。对于员工间实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再出面解决。这样时间长了就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互相信任的氛围,而不是“打小报告”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