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从上海来杭州创业的夫妇,一个濒临倒闭的食品包装厂,经过3年来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及检验检疫部门的默默支持和帮助,如今已成长为国内生产出口食品包装的新秀。杭州环申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从2007年起,其产值连续翻番,今年1月至10月,产值达2238多万,比去年全年增长53.6%。
说起这几年的创业历程,该企业的总经理严月华言辞里掩饰不住的是感激和欣慰:“没有杭州检验检疫局的帮扶指导和支持鼓励,就没有‘环申包装’今天的进步和发展,他们的真诚服务浇灌了这朵来之不易的‘创业之花’。”
追梦之初遭遇挫折
2006年4月,怀抱着从商贸型公司向生产型企业转型愿望的一对上海夫妻严月华和王彪,带着一个新的液体包装项目——无菌袋,来到杭州临安经济开发区,并成立了杭州环申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鉴于当时国内农产品加工出口势头很旺,夫妻俩在创业之初满怀信心:农产品在出口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包装,而无菌袋生产项目又是国内空白,企业发展前景良好。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好走,先是技术出让方违约,他们发现花巨资收购的项目竟是个半成品。再加上无菌袋具有较大的风险,1个20多元的220升的无菌袋,往往承载着价值几万元的果汁果酱,万一出现漏袋或涨包现象,不仅影响包装生产企业形象,也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形象。过去这一行的龙头老大多为意大利和美国知名企业,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对国产无菌袋的认可度不高。“最初生产的一批无菌袋,到处免费推销都没人敢用,那时心真是灰到极点了。”回忆起当初遭遇的挫折来,王彪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检验检疫伸出援手
正当严月华夫妻俩一筹莫展时,杭州检验检疫局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检验检疫人员通过专业网站收集了国内外各种最新资讯,发现无菌袋在欧美国家使用非常广泛,随着国内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迅速发展,无菌袋将成为包装行业的一个新视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生产项目,只要在技术问题上进一步攻关,并通过业界权威的实验室检测,有科学数据作为支撑,企业成功出口无菌袋是切实可行的。
有了检验检疫部门的支持,严月华和王彪重新燃起了创业的激情。他们在4个月时间里再次组建了一支新的技术队伍,积极寻求技术支持,很快掌握了无菌袋的生产工艺,并加强了与客户的互动,鼓励其试用新产品。与此同时,杭州局也密切关注着企业的建设,一方面积极收集最新的国外技术资讯,给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请来了浙江商检公司的专家,在技术改造上提供咨询和指导。
2006年10月初,“环申包装”终于迎来了第一个10000条的220升无菌袋定单。
检企合作创业成长
2006年下半年,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对出口食品包装的生产企业进行备案登记,杭州局第一时间联系到“环申包装”,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以厂房搬迁为契机,开展内部整顿。严月华和王彪对此非常理解:“食品包装和食品一样是高度敏感的产品,检验检疫部门鼓励企业勤练‘内功’,说到底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更好地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认真整改,“环申包装”于今年4月顺利通过了出口食品包装备案登记,成为杭州地区22家通过此类登记的企业之一。“通过这次整改,我们自身的门槛提高了,也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严月华深有感触地说。事实上,由于“环申包装”出品的无菌袋十分牢固,质优价廉,国外一些知名果汁果酱生产企业如亨氏等,在中国的生产基地纷纷选择与其合作,每年都有数百万只“环申包装”的无菌袋承载着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等地生产的番茄酱、苹果汁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企业办公楼的楼梯口,我们见到了这种神奇的无菌袋,一个装满了220升水的大袋子,看起来很像一个巨大的枕头,一个90多公斤的成年人站上去,袋子没有丝毫破漏。据介绍,这种220升规格的袋子最大可承受275公斤的压力。正是这样优秀的品质,使得“环申包装”的无菌袋不仅由过去的随果汁果酱间接出口变成整袋直接出口,就连销售市场也大大拓展。以前“环申包装”主要销往欧美国家,如今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的客商也主动找上门,要求合作。
2008年企业总销售量达1450多万元,今年1月至10月,企业总销售额已达2238万元,直接包装出口由4.92%直接上升为14.5%。
“用心制袋,诚信为人”。相信在检企的共同努力下,“环申包装”这枝用真诚浇灌的“创业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