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浙江省义乌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农业部门更是积极履行政府赋予的农产品生产源头检测监管职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化动态化
2006年年初,开通“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简称“内网”);同年5月上旬,“义乌市农业安全监控网”(简称“外网”)又投入运行,使义乌市跨入了全国县级市中同时建设内外监控网的领先行列,在浙江省县级市中尚属首家。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中心系统对各类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汇总,具有安全预警、数据分析和在线打印等功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情况,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农业基地产地监控点建设动态化。2005年5月,义乌市被列为全省首批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控试点市之一,建立了10个省级无公害蔬菜产地监控点;2006年3月,将监控点规模扩大至30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果蔬农药残留监控点和10家无公害规模猪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产地监控点;2008年10月,对监控点进行了重新调整,使之布局更为合理和更具代表性,能准确地反映义乌市农产品安全的实际情况。2005年,义乌市率先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生猪宰前“瘦肉精”快速检测,仅2008年就达23457个批次,合格率100%。
根据各监控点的品种生产布局和上市情况,进行分批、分时段抽样检测。其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并分别建立电子档案,可在义乌市政府网三农频道和义乌农业安全监控网上直接查询,其检测结果还将作为无公害基地的年度考核依据。对不合格农产品未上市前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对上市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时,每年还组织开展春茶、春马铃薯、杨梅、田藕、葡萄、梨、果蔗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行动。
镇(街)农业检测室建设规范化
2006年初,义乌市开始启动建设镇(街)农业检测室项目,按照高起点建设、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镇(街)农业检测室均实行“一台电脑、一套检测设备、一个宽带网络、一名检测人员、一间专用检测室、一套管理制度”的“六个一”标准建设。开展定期例行检测和不定期抽检,确保辖区内及周边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13个镇(街)中已有11个镇(街)建立了农业检测室,另两个镇(街)也正在筹建之中。2008年年度考核合格率100%,优秀率80%。这标志着义乌市基本形成了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成为全市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义乌市经常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2006年11月17日,举行高层次的“义乌市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座谈会”,特邀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专题报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有关领导到会。编印《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文件汇编》600册,发放到有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手中。
2007年11月1日,“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一周年纪念活动”在义乌市举行,金德水副省长出席会议。这是对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肯定,也是展示义乌的新形象、新风貌,提高义乌市美誉度的一个良好平台。
2008年10月,为纪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两周年,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产品安全工作。策划组织“纪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两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活动收到稿件100多篇,投稿者有学者、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农民、学生等,辽宁、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省份均有人投稿,社会反响强烈,投稿踊跃。
2008年7月18日,为确保奥运期间农产品安全,全面提升义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在稠江街道举行主题为“迎奥运·保安全·促和谐”的“2008义乌市农产品安全论坛”。10月31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纪念《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两周年,组织召开了“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会议”。
与此同时,义乌市编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宣传资料5000多份。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化
适时向社会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专项检测等方面的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农产品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005年以来,已编发《农业安全信息》60期;在发行纸质版的同时,发行PDF格式的电子版;并上传至《义乌市农业安全监控网》提供免费下载。
2008年10月开始,还通过《义乌商报》,以新闻报道形式,宣传半月农产品检测信息,得到社会的好评。(义乌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