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华县政府在县长杨森明的主持下,两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县质监局提出的关于申报华县皮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意见,并确定成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地理标志申报工作。
华县皮影产业发展在当地曾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境?这一曾濒于失传的传统艺术又能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促进作用,能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哪些效益?申报工作为什么会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近日记者走进华县。
皮影艺术濒临消亡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就是对皮影戏最生动的描述。
2000多年前的汉代,皮影戏就在三秦大地上出现了。众多史料典籍证明:中国皮影戏发源于陕西,而华县是陕西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华县皮影一直活跃在民间,是农村广大劳动群众最痴迷的艺术表演。尤其是40岁往上的庄稼人,都有着浓浓的皮影情结。76岁的皮影戏老艺人刘感年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农村一到红白喜事就叫皮影戏班去演出,最多一个月演出可达22场。”
但随着电视、电影、现代歌舞进入农村人的生活,皮影戏被挤到了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
没有了红火的演出市场,雕刻艺人们为了生计只能到处打工找活路,想学皮影雕刻的人也越来越少。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传统技艺在无奈中不断走向没落。
在民间传演了2000多年的华县皮影,面临着薪火不继、后继无人的局面。当华县皮影的存亡问题摆在世人面前时,一场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抢救华县古老皮影艺术的大行动开始了。
民间艺人薪火相传
记者走访了华县皮影雕刻工艺的传承人汪天喜。汪天喜自幼喜欢皮影,并在父亲和哥哥的教授下,习得了精湛的皮影雕刻工艺。因为家境贫寒,起初只能为皮影戏班修补皮影。他借修补皮影机会,把见到的各种皮影造型用纸拓印下来,并加以保存,久而久之,他便收集到了两三千种皮影造型。
改革开放后,他根据收集来的皮影造型,在柳枝镇梁堡村的老房子里加工雕刻,雕完了再背到兵马俑、西安宾馆去卖。让他没想到是,一个普通皮影的价格可以卖到5元钱,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20元钱。汪天喜看到了传承皮影的希望。他自己办起了皮影雕刻小作坊。随着雕刻技艺的提高,他雕刻的皮影越来越有名, “天喜皮影”也声名鹊起。
进入新世纪,皮影雕刻工艺发展十分迅速。汪天喜所在的华县柳枝镇梁堡村,已经是华县重点打造的皮影专业村了。在他的带动下,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始市场运作,村里形成产业式的细致分工、流水线作业,有专门洗皮子的、刮牛皮的、雕刻的、染色的。由于做工精细,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产品也吸引了国外市场关注,销往美、日、德、法、英等十多个国家,还成了英国大使馆的装饰品。
文化兴县带动发展
没有想到,濒临失传的皮影艺术竟然成了华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文化产业的品牌,推进文化兴县战略,成为县委、县政府近几年确定的发展战略。
为此,华县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传统产业的发展,先后召开了华县皮影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座谈会,印发了《关于加强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通知》、《华县皮影保护与产业开发规划》、《华县培养皮影戏曲艺术传承人奖励办法》、《关于授予潘京乐、汪天喜等人为华县皮影传承人》等文件,并每两年确认一次华县皮影代表性传承人。
2006年,华县皮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借此契机,华县政府请来50多位专家,就皮影的传承保护进行研讨,制定保护与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抢救方案。一方面,对于皮影艺术这一濒危的、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把民族的“记忆”留住;另一方面,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创新,保持它的生命力,积极借助市场力量保护皮影工艺,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走产业化道路。
有了政府的支持,皮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全县从事皮影文化传播单位5家,有一定规模的皮影雕刻工作室、公司、企业11家,从事皮影雕刻1500人,涉及70多个乡镇30多个村,相关产值达到3000万元。
华县皮影产业的壮大和发展,带来了皮影艺术复苏与进一步繁荣,但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
如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摆在了当地质监部门的面前。
统一标准净化市场
华县皮影制作以上等的秦川牛皮为原料,经刮、磨、刻、染、缀等24道工序精工细作而成,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形象,线条分明流畅,着色考究艳丽,既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不失民间艺术的古朴淳厚,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根据传统制作方法,当地质监部门提出统一华县皮影制作标准,同时采用国际通行惯例,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此为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对此,华县质监局局长王新房说:“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融合、创新,将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规模化的运作提升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下的产业复兴,为老百姓带来收益,这也正是华县皮影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原因。”
这一思路的提出,与该县实施的文化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华县皮影产业,华县政府设立民间艺术产业奖励扶持资金。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将拿出20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民间艺术产业的有功企业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