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如医,这是企业界的共识。到底怎么个医法,说起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尽是道理,而一旦进入到企业实践,面对诸多病症,企业管理者却往往都成了庸医,这是为什么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典故。《鹖冠子》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3人,都精通医术,但谁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第一,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又问:“可为什么你的名气最大呢?”扁鹊回答:“我大哥治病,治于病发之前,可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二哥呢,治于病情初起之时,而这给人的印象是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会见到我动刀针、施药石,尽是些大手术,所以人们印象深刻,以为我医术高明,因而也就名闻天下了。”
鹖冠子作为先秦道家学者,讲这个故事是为了传达道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64章)的思想,但他以医论道,却也不只是简单地“借道”。事实上,我国中医传统更有以道论医的传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我国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盖源于此,而鹖冠子借扁鹊之口所讲之“医道3境界”,对应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的中医防治体系内容,一并传承并发扬光大起来。
既然管理如医,医之道即管之理,那么,企业多庸医的根源也就不难发现了。如果用“风险”替代“病”这个词,那么以“扁鹊3论”比之于企业风险防范,扁鹊长兄长于预防,即事先防范;次兄长于纠正,即事中控制;扁鹊长于急救,即现在非常时髦的危机处理。事先的预防从根源上消除病因、避开麻烦,是上上之策;出现问题,但是在问题还没有酿成大祸前,积极进行纠正,是中策;当麻烦在身,需要依靠紧急的危机处理才能脱险,那是下下之策。很显然,3种状态,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
质量管理这一局部的问题,就比较典型。有学者指出,许多企业到处都挂着“质量是企业生命”之类标语,但在现实质量管理实践中,时时可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误区。而造成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现象的根源,与“扁鹊闲而名出”出于一辙:结果控制者因为改正了管理错误,得到员工和领导的认可;而默默无闻的过程控制者却不容易引起员工和领导的重视。这最终导致了管理者乐于表面文章而不疲,却对预防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敬而远之。
这样一来,单纯事后控制的严重危害也就形成了。首先,因为缺乏过程控制,生产下游环节无法及时向上游环节反馈整改意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其次,因为上游环节间缺乏详细的标准,造成公司各部门间互相扯皮,影响公司凝聚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再次,员工的质量意识会下降,警惕性下降造成质量事故频发;第四,严重的质量事故会影响公司的信誉,甚至造成失去订单或者带来巨额索赔,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法则。企业一定要谨记: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所谓曲突徙薪,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英特尔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洛夫有句名言:惧者生存。这是对“治未病”的另一种理解,或者说是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