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09世界标准日特别报道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IEC、ISO、ITU为今年世界标准日确定的主题为“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旨在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节能减排,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

  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因出色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划而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殊荣。这是中国内地继河北唐山市、四川成都市、浙江杭州市、内蒙古包头市、山东威海市之后,第六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国家标准委主任 纪正昆

  2009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主题充分反映了标准在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如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9年世界标准日祝词中所提及的,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通过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严重的威胁。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波及和影响进一步显现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治久安。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胡锦涛主席在新近出席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向国际社会昭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显示了中国政府着眼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高度负责态度。

  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倡导依靠标准化手段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中都明确规定了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地位和职责。2009年8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工作,特别指出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以应对气候变化。

  近年来,国家标准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包括:一是配合《节约能源法》,制定了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能源计量等46项国家标准,覆盖电力、钢铁、有色等主要耗能行业,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36项。二是在节水、节材、可再生能源、废弃物回收及再利用等领域发布了80多项国家标准,为《循环经济促进法》在重点领域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研究制定了《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四是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已经正式批准了浙江蓝天、东北制药、大连经济开发区、重庆三峡库区、河南鹤壁市、苏州高新区、金江化工等12个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的建设工作,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工作在全国各条战线上的广大标准化工作者要积极响应三大标准化组织的倡导,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迎接挑战,继续抓好以下五项工作,通过不断地强化标准化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一是进一步完善减排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落实《2008~2010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废旧产品及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清洁生产等8大领域重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制定建材、煤炭、纺织、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等国家标准,抓好用能产品能效标准、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用水器具水效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继续开展替代能源标准体系研究工作,推动太阳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地热能等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推动节能目标的实现。

  二是加大对地方和企业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力度。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理念落实到标准化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地方节能标准的管理与服务。加强各地节能减排标准工作的调查和研究,按照《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的要求,指导企业制定严于强制性能效和能耗限额国家标准的节能企业标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和目标全面有效地落实。

  三是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进程。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不同层次(企业、领域、产业园区、城市)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模式,总结标准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加强对已批复的试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和指导,抓紧落实《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指导意见》,逐步规范试点的申报、审批和考核等工作。

  四是做好标准的宣贯和实施工作。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全面、权威、准确的标准信息服务,构建方便、快捷的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组织形式多样的标准宣贯活动,指导企业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营造推广和实施节能减排标准的良好氛围。加大节能减排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废物资源化等方面标准的贯彻实施。

  五是加大节能减排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ISO标准化战略重点关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等领域标准的制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也相继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管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7/SC7)。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常任理事国的作用,积极推动国际社会通过标准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密切跟踪、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我国国家标准,努力提高节能减排标准化工作水平。

  让我们共同努力,充分运用标准化手段,积极引导和推进全社会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运行体系做出新贡献。

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标准战略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 王志强 张钛仁

  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的福祉,关系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充分说明标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城市化等。

  应对气候变化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科技成果只有形成标准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管理同样离不开标准,标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的技术支撑。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中引用了IEC、ISO、ITU发布的技术标准,并指出,这些标准是当前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技术途径,而且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标准将越来越为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准大多集中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领域。我国高度重视发挥标准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目前我国现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近1500项,其中国家标准近650项,行业标准近500项。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就要抓紧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战略;要根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总体思路,建立完善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组织,明确标准制修订重点领域,制定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全面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推进太阳能光伏标准化 建立未来世界新能源体系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 魏 宏

  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非常巨大,大约40分钟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足以供全球人类一年能量的消费。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等一系列优势。

  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让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直接发电,这就是光伏转换。近1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平均增长49.2%,近5年平均增长61.3%,光伏产业已成为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光伏电池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三。

  2009年3月,有关部门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国太阳能产业政策日益完善,建立太阳能光伏标准体系迫在眉睫。太阳能光伏标准包括七大类:一是术语、分类以及检测方法等基础标准。二是光伏组件及电池片标准,包括组件性能、电池片、组件安全、聚光电池、各类薄膜电池标准。三是包括太阳能灯具类和其他产品标准。四是光伏发电系统标准,包括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安全标准、独立发电系统及其安全标准、跟踪系统安全、光伏发电电表标准。五是光伏产品相关原辅材料标准,包括晶硅材料检测、验收和交货,硅烷的检测、验收和交货等标准。六是光伏产品配件标准,包括光伏系统用逆变器、光伏系统用储能电池及光伏系统用控制器的标准。七是光伏制造设备标准,涉及高纯硅相关设备、多晶硅铸锭炉、单晶炉和切片机、晶硅电池相关设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的标准。

  国家标准委已经启动了光伏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工作,近期将组建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推进组,负责光伏领域标准化工作总体规划和关键技术标准的协调和起草工作。

电力标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刘永东

  电力工业既生产能源又消耗能源,同时产生一定污染物和排放。电力工业运用标准化促进清洁发展和节约发展显得尤其重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业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开展了电力工业相关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参与了国家标准委组织的《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规划》的编制工作,确定了电力工业的重点标准项目。同时围绕国家环保政策开展一系列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包括《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等标准。

  在电力标准的规范下,优化了电源结构、减少了电力工业排放,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对火电厂进行了除尘器、烟气脱硫、低氮燃烧等一系列的技术改造,绝大部分电厂达到了2010年排放标准值的要求。新建、扩建和改建火电厂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标优于标准限值。2008年,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050万吨,比上年下降12.5%。截至2008年,脱硫装置容量达到3.6亿千瓦,占到火电机组容量的60%以上;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345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11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800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硫约60万吨;全国电网线路损失率为6.79%,比上年下降0.18个百分点。我国已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的任务。

  标准化在规范电力工业的排放、加强资源节约,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标准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切实加强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进而影响洪涝和干旱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以及冰川融化和荒漠化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对水资源配置和节约保护、防灾减灾、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江河治理、农田水利、水库移民等作出重大部署。2001年,水利部确定用5年时间政府投资5000万元,组织编制500项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的水利标准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行有效的标准近600项,在编标准370余项,基本覆盖了水利工作的主要领域。随着2008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修订和《2005~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规划》的实施,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开发等方面的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2008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列入标准942项,涉及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和利用各方面。2005~2007年和2008~2010年两个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计划共提出节水国家标准26项,节能国家标准3项,新能源国家标准8项,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了水利节水、节能和新能源标准体系。水利部先后组织开展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体系、节水产品认证标准体系、节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等多项专题研究,为完善水利行业标准体系夯实了基础。

林业标准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有可为

   国家林业局 冉东亚 虞华强

  2007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提出了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奋斗目标。

  林业标准化涉及林木种苗培育、造林、森林经营和管理、森林防火和保护、采伐更新、木材加工利用等生产、经营、利用的全部生产活动。森林既有固碳功能,森林火灾又增加了碳的排放;在可持续经营条件下增加木质材料(包括竹材和藤材)的使用,替代了能源密集型材料;废旧木制品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可以发挥木质材料的贮碳作用。

  我国林业标准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已经启动并已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林业系统已承担了22个全国性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颁布和实施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07项,这些标准对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委组织的2005~2007年和2008~2010年两个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制定,第一个规划中的28个标准基本完成,第二个规划中的80项标准已处于起草阶段。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