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修订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日前,工信部产业司司长辛国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已经修改了一部分,有望年底前发布新版的产业政策全文。
辛国斌强调说,新版汽车产业政策在内容上有加有减。在去除一些老旧内容的同时,将会把今年初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部门正在酝酿的“十二五汽车产业规划”等重要规划内容融入其中。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最高端也最具指导意义的发展纲要,中国汽车工业出台过两个产业发展政策,分别制定于1994年和2004年。
“2004版汽车产业政策描绘的前景期限就是到2010年前后,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修正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经到了节点。相信新版政策将更为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就此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今年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布公告就落实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据悉,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在年底前完成修订,最晚明年择机出台,届时2004版产业政策将废止。
重点增加新能源内容
虽然辛国斌不愿意透露更多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修订内容,但有加有减的两大特色已经呈现——取消部分“老旧”内容,重点增加新能源内容。
“与‘整车特征’有关的内容已经取消。” 《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起草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张书林告诉记者。
张书林所说“与整车特征”有关的内容是指《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该政策虽然以《办法》的形式体现,但却是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备受关注的内容。该《办法》后来遭致欧美等国家不满,上诉到了WTO。
2009年8月15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签署第10号令宣布: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决定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做出修改。包括停止执行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主要是与“整车特征”内容关联条款)的规定,以及停止执行第六十条中“对进口整车、零部件的具体管理办法由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的规定。该决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这是2004版《汽车产业政策》实施5年后首次明确的修改。
辛国斌还明确指出了新版汽车产业政策中将要增加的内容。“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增加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实施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特点,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和生产企业产品准入管理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透露,多个部委将联手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出政策意见,尽快拿出一个准确的文本。
业界认为,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在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汽车产业与交通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版汽车产业政策的修订将注重与多种产业规划有机结合,包括《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正在研究的“十二五汽车产业规划和目标”。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今年初由国务院签发实施,以保增长和调结构为主,规划期为2009-2011年。透过该规划也能看出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修订方向。
该规划要求尽快落实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包括:抓紧制订道路机动车辆管理条例,完善机动车辆管理法规体系;启动对产业有重要提升和保护作用的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抓紧制修订新能源汽车产品标准、试验方法;落实汽车整车(含摩托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生产企业退出机制;制订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的准入标准;研究制订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生产企业向相关产业转型的鼓励办法。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规划期只有三年,目前,保增长的相关政策已经陆续出台,例如购置税优惠措施、汽车下乡办法、老旧车辆加速更换条例等,并初步达到了增长目标。但其涉及的调结构等内容对汽车行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后续调结构内容的出台,将可能与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机结合,形成对汽车行业有指导意义的长期规划。”张小虞分析。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调结构的内容还包括,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专项、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等。
而据张书林透露,“十二五汽车产业规划和目标”已经开始讨论。汽车分析师钟师猜测,“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作为行业指导性规划,‘十二五’涉及内容的添加不可避免。”
不过,钟师认为,除了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国家需要政府颁布类似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或法规,西方汽车生产国政府一般仅从安全、节能和环保三大领域对汽车企业施行法制管理,全部都有明确的数据指标要求。
钟师建议,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应该更注重适应新经济环境变化,体现更多市场化竞争规律。